孩子喜欢攀比,怎么办?
专家为您来支招
(钱琨) 近日,市民郭先生反映,7岁的儿子贝贝想让他用家里购置的新车接送其上下学,向同学们炫耀一下,未果,孩子便大发脾气。“孩子这么小就有这种攀比心理,这样下去可怎么好!”郭先生为此非常郁闷。
孩子间互相攀比
普通车太没面子
贝贝为何跟父母闹情绪?原来,其好朋友果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购有多辆机动车,其中有两台豪车,价值逾百万元。两人平日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斗嘴,果果向其炫耀家里的车值钱,“你家的车不如我家的好”。贝贝觉得自己家的车实在普通,连天窗都没有,感到很没面子。
家中要购置新车,贝贝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买跟果果家一样也带天窗的车。新车提回家,贝贝特别兴奋,立马要求父母驾驶这辆有天窗的“好车”接送他上下学,还许诺让同学们看看自己家带天窗的新车,以此在朋友面前显摆一下,结果父母没同意。一想到上学时同学看到的还是家中的旧车,贝贝激愤不已。
小学生也炫富
家长不知所措
孩子们都比啥?记者经过了解得知,小学生之间的攀比涉及方面广泛,谁的衣服品牌好,谁家的手机好,谁家的车高级,谁去过国外旅游……都在比较范围之内。孩子们严重的攀比心理,让家长们担忧不已。
专家解读:
正常现象
需家长正确引导
孩子缘何出现攀比心理,家长又该怎样做?记者就此采访了心理咨询师殷兆亮。
殷兆亮表示,攀比心理是人类从幼年就开始产生的一种心理,父母首先要接受、认可孩子这种与人做比较的行为,如同喜怒哀乐一样,这是人们一种很自然的情绪。他说,当孩子出现该行为时,父母无需惊慌,要进行良性引导,引导孩子与朋友在学习、精神层次方面做比较、“攀比”,父母的“功课”做到位,这种心理就会转化成孩子的进取心及竞争意识。
殷兆亮说,家长与其无谓地担忧,不如关注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现在社会大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以及父母在生活中对待金钱的态度,都会加重儿童对物质的好奇与关注,此外由于课余生活的单调,或是在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失意,也容易让孩子们走向物质攀比。这时就需要父母出面做正确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
殷兆亮提醒,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为直接,父母应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谈“钱”;可通过多渠道丰富孩子课余的精神世界,增长见识,更多地关注其在学习、社交中的问题,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