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再度让繁华的现代都市原形毕露。11日,深圳上演暴雨围城,5000辆公交车受阻、2000辆汽车被淹;青岛一面挡土墙在风雨中倒塌导致18人死亡、3人受伤。进入“2014内涝季”,近日多地发生的内涝灾害在警醒城市管理者排水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摘自《新华网》)
这2014版的城市内涝,不禁让笔者想到一个月前的甘肃兰州“水危机”事件,甚至是近几年的井盖事件。一次次类似的悲剧都在提醒我们,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那么深埋于地下的管道则是城市的“里子”。城市建设,面子重要,里子更重要。若“里子”先溃烂了,那无论我们的城市外貌如何光鲜靓丽都不能弥补“地下”的缺陷。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建设都呈现“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接连发生的各种事件提醒我们,应该改变“出了事才重视”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城市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一定的预见性和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必不可少,“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是简单的口号,更是行动指南。要舍得投入,懂得投入。如今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聚集速度前所未有,面对“水漫金山”,城市建设管理者不能无动于衷。
在今天,打造健全高效的城市排水系统,资金和技术已经不是难题,真正考验的我们也许就是为民生冷暖和城市繁荣深谋远虑的责任和决心。与其暴雨之后“看海捞鱼”,不如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即使木已成舟,亡羊补牢也是为时未晚。
回望去年,多地一幕幕“城市观海记”犹在眼前,现代都市再一次被打回原形。“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生活品质,绝非仅仅是高楼林立、街道宽敞、设施气派。
5月的这场大雨是在警醒城市管理者,只有真正让基础工程利长远、民生工程得民心,百姓的幸福指数才会切实提高,我们的城市才能在暴雨之中真正坚强起来。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