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致电本报给您提个醒:
说你涉嫌重大案件?别轻信!
(刘天玥) 昨天,市民胡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电话反映,他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对方打着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幌子套人信息、诱人上当受骗。胡先生想借助晚报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谨防被骗。
胡先生说,他昨天上午接到显示为“00315110”号码的电话。接听后,语音循环提示“有您的案件文件,请按2号键”。按下2号键后,一操南方口音男子自称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并报出了胡先生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说他涉嫌参与重大经济案件,当天16时之前需到公安局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若不能如期到场则会受到牵连,名下财产将有损失。“那人还说,若不能及时到场,需委托他们帮助代办申请,以证清白。我说马上去买车票,下午4点之前一定能到。对方一听我要去,生气地反问我是否确定不接受帮助,随后挂断了电话。”
据记者了解,此类案件是不法分子利用一种电脑软件实施的一种高科技犯罪。这些犯罪分子往往通过非法渠道掌握当事人具体身份、住址信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骗,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在此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辨别能力。如果接到此类电话,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尤其是老年人,不要被骗子的语言所迷惑,以免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