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指出党员干部间称呼存在庸俗化的问题。一些官员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等,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该省纪委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
规范党内“称呼”的本质是祛除那些令民众深恶痛绝的官场歪风,重新树立新时期公务员的形象。规范党员称呼,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把它落到具体的行动中, “动真格”来改。不规范的党内称呼,直接的影响是淡化了党内民主观念,引起党内称呼上的无序甚至混乱。一是称呼官职化。如今相互之间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称“同志”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职务,如书记、市长、局长、主任,并且一概讳“副”成为潜规则。二是称呼社会化。一些人将社会上的某些称呼引入党内,甚至不分党内党外,一概“老板”、“老总”叫得震天响。三是称呼庸俗化。有些人张口闭口必称“老大”,下边喊得自然、顺溜,领导听得亲切、得意。四是称呼江湖化。常常看到或听到有些人逢人便称“兄弟”,有的领导在单位里张口就是“弟兄们”,让人听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是进了梁山好汉的“聚义厅”。
各种称呼世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市侩作风、江湖习气、权贵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党内,使党的肌体受到损害,在无形中拉大了普通党员与干部党员的距离,造成党和群众思想上的鸿沟。
眼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官场五花八门的称谓风泛滥,折射出的正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官场称谓这种形式主义,其实就是为官至上、唯级别至上,用有形和无形的等级森严,把自己和同事、群众给隔离开来。倘若我们的干部整天潜心于琢磨上级心事,陶醉于为官的权力感,又如何能踏踏实实把精力用于为群众服务上?
“四风”问题总是发生在细微处。党内如何称呼,不是一个小问题,事关党员的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关系到领导干部怎样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还需拆掉官员称谓这堵墙,还“同志”本真意味,引领党内互称“同志”健康回归!
(阳光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