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政府办公室配备1名主任14名副主任共15名领导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对此,诸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回应是:为了工作开展方便,有些副主任是挂职。到底需要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兼职任副主任,不同专家有不同意见。(腾讯网)
从传统的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因岗设人是组织架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中国经过六次政府机构大改革,目标在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这一点而言,笔者认为应该要因岗设人而不应该因人设岗。若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设立或调整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再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从而确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再根据岗位需求配置人才填补岗位,从而为某一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但据记者获悉,这种实际人员超出编制人员的情况一般称之为超编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的确,我们不能否认由于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对人力资源的合理性,但是,1+14的人力配置,正如一些专家所言,众多的“副手”着实有些说不过。其实说白了,工作是一定的,无所谓量大量小,工作时定性的,但是干工作的人却是定量的,这个量的存在和把握是需要制度严格把关的。
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机构编制工作列入报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了机构编制部门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样,事业单位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作为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的主要载体,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更重要的是改革,要改革就要伤筋动骨,要改革就要动真碰硬。就要从根源上剔除
“因人画像”、“量身定做”等用人诟病,就是要用体制削减吃“皇粮”的人,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大锅饭”,就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逐步从“养人”向“办事”转变。就是要进一步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强调大社会小政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行政服务体系。
当前,全党上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切都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我党为民务实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1正14副不是个简单的数字问题,更不是出于工作的原因而设置的问题,其中暴露的诸多矛盾是需要我们正视和思考的。让我们共同期待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春天”。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