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女子曾巧娟身份信息、事业编制工作被冒名顶替一事,5月16日经南都率先独家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昨日,衡阳县官方表示,目前已经锁定了3名涉案嫌疑人,分别是冒名顶替者聂小力、县财政局干部贺祖信以及负责替聂小力办理假身份证的警察。(南方都市报5月19日)
冒名者停薪停职,事件的始作俑者已经离岗,被冒名者获得了本该属于她的工作,事情似乎已经圆满解决。但人生中的机遇并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背后,是稳定的工作,是相对较好的待遇,而这一切,都被别人取而代之了。
十年打工,十年辛劳。异地漂泊的打工妹,与一个在事业单位“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相比,其间的差距难以形容。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所谓的权力在作祟。
社会是很现实的。人的站位不同、起点不同,最终的目的地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曾巧娟获得了那个职位,那么她的朋友圈、交际圈甚至择偶条件都与现在大不相同,她最终的发展方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也非现在可比。如今,她可以参加工作了,但这十年的大好青春、十年的劳心劳力、十年的各种损失谁能来补偿呢?
一句“离岗”不能湮灭曾经的过错,被滥用的权力和阴暗的私欲早就应该曝晒在道德和法治的阳光下。现在再来谈追究责任似乎为时已晚,毕竟时过境迁,此时非彼时了。对于聂小力、贺祖信以及那个违规办理身份证的警察来说,处罚就是处罚,没有别的附加值,但对于曾巧娟来说,无论什么也无法弥补这十年来的身心戕害。制度建设是必要的,但如何加强制度执行者的素质和法治教育,如何避免曾巧娟们的悲剧和无奈,才是更重要的。
(赵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