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福建厦门、四川成都等地相继出台对行人闯红灯进行罚款等处罚之后,北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开始对行人闯红灯采取严厉措施。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不遵守规定,仍存在“中国式过马路”。那么,原因何在?有人把它归结于社会成员整体素质偏低,有人把它归结于马路设计不合理,也有人把它归结于普遍心理问题,此外,“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一些人有排斥守纪者的心态。所谓“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各种规则的制定,本就是为维护社会秩序及多数人利益。假如规则形同虚设,自然也就无法发挥预期效果。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规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现实生活中,有人也是利用了规则中存在的漏洞,当作自己破坏的理由。
那么,究竟该如何将行人闯红灯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呢?
首先,在工程技术上应进行必要的改进,有关部门对路口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信号灯的“相位”和“配时”,应当充分考虑该路段的人流量、经过该路段行人的特点等,确保安全通行。
其次,交管部门应多采取引导性办法减少行人闯红灯,比如在路口增加协管人员、志愿者,增加交通安全提示等。
第三,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文明意识,全社会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氛围。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交通安全教育的投入,在中小学引入相关课程,文明交通、安全交通要从小培养和树立。
只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改变这种现象。
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闯红灯易,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
(吴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