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据丹棱县纪委书记透露,他们“秘密”选聘了40名“挑刺工”,其目的是通过暗访监督干部作风,这些“挑刺工”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相互间并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挑刺工。(5月19日华西都市报)
提着包包,走进丹棱镇派出所,咨询民警符合办户口。离开,返回,听录音,填好“行政效能暗访测试情况表”,直送县纪委监察局。这是丹棱“挑刺工”李开鹏的一次暗访“挑刺”过程。根据丹棱县出台的暗访监督管理制度,李开鹏和他的39名“队友”,实行分任务、分领域、分专题随机抽取暗访人员成立暗访工作组,主要通过暗访检查、模拟办事、走访调研、网络监测等方式,对全县服务窗口、部门机关开展暗访监督。
自开展“挑刺“活动以来,丹棱的服务态度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欣喜不已。“您好”、“请坐”、“请说”……这是5月13日,丹棱县张场镇金峡村村民杨其凤在张场镇派出所里咨询农村户口分户时,派出所户籍民警采用语言的真实记录。用杨其凤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自己如沐春风。
另一方面,“挑刺”活动的开展给各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工作时如履薄冰,不知道何来来的何人就是“挑刺工”,时时担心哪句话、哪个动作会受到“挑刺”。这种情形严重地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更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
笔者认为,利用“挑刺工”来监督干部作风,改善部门机关、窗口服务水平,应全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要充分发挥好“挑刺工”这把双刃剑的作用。既要利用好“挑刺工”的暗访经历来督促各部门及窗口提升服务水平,又要兼顾工作人员的健康环境,保障其更好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服务。
(海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