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微博)讯近日一名网友在人民网留言称“甘肃和政县26个政府部门13年来给餐饮企业打‘消费白条’,欠款60余万元”,称好几家单位换了几任领导,都只承认欠账但没有解决。当地县委县政府已成立调查组,督促涉事部门制定还款计划限期还款。
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性,打白条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集体打白条的现象还比较少见的。被冠以“白条政府”的称号,让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情可以堪?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百姓谋福利的政府,是帮助企业谋发展,帮助人民致富的政府。巨额的“消费白条”拖垮了餐饮企业,也寒了百姓的心。虽然已经有8家单位还清了欠款,其他单位也制定了还款计划,但是,已经受到损害的政府的公仆形象要怎么弥补呢?
笔者认为,建立公务灶节省开支,推动基层单位财务公开,是治理公款吃喝打“白条”的最好方法。如果每一次吃喝费用、吃喝者和菜单等信息都能“晒”到公众面前,如果每一笔财务预算及报销都能在阳光下透明运行,“白条”就不会那么猖獗了。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执政思维,多做为民的好事,坚决斩断坑民害民的黑手,不断维护自身的形象。好在人民群众是善良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这条挽回形象的路是漫长的,是需要小心谨慎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官员的一餐一饭、一举一动百姓都会看在眼里。各级政府,广大干部要注意自己言行,谨记“民心易失不易得”。
(王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