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莓 走上致富路
(李永合 王海春 杨文进) 不久前,在丰润区小张各庄镇过道坎村东的日光温室大棚里,一颗颗红艳的草莓成熟待采,摘一颗放到嘴里,甜甜的汁液立即溢满唇齿,心情格外清爽。“现在,我家的大棚草莓已经开始采摘第三茬啦,每斤零售价七八块钱,销路好着呢!”大棚的女主人,38岁的张会玲一边忙着采摘草莓,一边喜滋滋地说。
张会玲当过代课教师,还与朋友合伙开办过幼儿园。“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收益不是很理想。如果能在土地上做点儿文章,既照顾了家,又能致富,那才是真正的一举两得。”张会玲开始谋划着新的发展方向。一个偶然的机会,秦皇岛市昌黎县的亲戚说起当地种植大棚草莓效益不错,这让她眼前一亮:草莓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好,可以试一把。
为了开阔视野,张会玲到昌黎县学习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了解市场行情。2011年,她在村东流转了10亩土地,拿出15万元积蓄,建起了5个日光温室大棚。2012年4月,开始培育“甜查理”草莓苗,10月份,正式移栽到大棚里。晚上盖草帘,白天通风、观察秧苗的长势……张会玲和丈夫赵兴永每天在大棚里忙碌,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还在大棚里放养了蜜蜂进行授粉,大大提高了草莓的坐果率和抗病力。2013年元旦,张会玲精心种植的大棚草莓开始采摘上市。“最初一斤卖20多块钱。4个多月的采摘期下来,5个棚收入了10万块钱!”谈起当时的情景,张会玲颇为自豪地说。
但张会玲并没有满足。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她又引进了消费者青睐的“红颜”新品种。在日常管护过程中,她科学调控大棚的温、湿度,合理掌握空棚时间,进行绿色无公害种植。今年,大棚草莓采摘由两茬增加到三茬,采摘期可延长到6月底,每个棚能收获草莓3000多公斤。特别是在镇成教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宣传推介,张会玲种植大棚草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还迎来了大批观光采摘的游客。“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采摘的游客可多了。最多的一天,足足来了50多辆车。”张会玲兴奋地说,“照这种形势计算,今年一个棚纯收入3万块钱没啥问题。”
张会玲种植草莓成功了,村民也跃跃欲试。在村里的支持下,她又有了新的打算:流转土地70亩,年底前扩建日光温室大棚60座,打造草莓种植的规模优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品牌,吸引村民入社发展,带领大家通过种植大棚草莓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