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杭州确认,全国会在2017年执行高考新方案。“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据5月18日《钱江晚报》)。
曾经以为英语真地会退出高考,那时还对英语退出高考有些惋惜。但看了顾明远的话,发现以前的担忧纯属多虑。虽然英语高考摇身一变,变身为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但已经预感到它在将来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会和以前一样,甚至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英语高考的变身,很有可能会是换汤不换药式的白忙活,有可能会造就另一个英语神话。
之前的很长时间,我们之所以对高考英语进行质疑、表示不满,原因在于英语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到的畸形作用,误导了一种风气,埋没了一大批人才,对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伤害。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正常的、有序的教育秩序,是科学、合理的用人思想,是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语言教育体系,而并非一刀切式的排斥英语,排斥外来语言。所以,思想的转变,要比形式的转变意义大得多。而英语高考变为社会化等级考试,虽然形式上让英语不再左右高考,但实则没有太大的改变,与之前的高考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由高考场内走向了场外而已。
社会机构组织英语考试,等级考试的结果以等级评判,而并非分数,这的确“拯救”了一大批人。但是,高校招生时依然会考虑英语等级,所以,英语左右高考的余威尚在。我们很难想象,一所高校会对报考本校考生的英语等级不是太在乎。相反,我认为校方应该会很在乎。如果校方很在乎这个等级,那么考生就会想方设法去考较高甚至是最高的等级。正好,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那么有很多学生会从高一奋不顾身地考到高三,为了一个最高等级而努力。这样看,英语等级考试到底是拯救了学生,还是把学生推到了另一个火坑中呢?以前的教育考试模式中,学生只需要一个高考就可以了,2017年以后,高中学生就要为这个英语等级疲于奔命。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解放,倒像是另外一种束缚。
那些组织英语等级考试的“社会组织”,估计不会是免费的公益组织,他们应该会收费的。想想看,他们会把等级考试的题目出得很简单吗?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考取三级四级,那也就罢了。如果有略低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难度,那学生想要考级也并非易事。全国那么多高中生,每位高中生三番五次地考试,那将要创造多大一笔财富?那会是多大一个金矿?单是想一想,就能让某些人流口水了。如果这种等级考试沦为谋取经济利益的黄金通道,那这个动作颇大的教育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威力,我们早已经见识到了。
其实,高考没有过错,英语教学也没有过错,错的是人的指导思想。如果真如顾明远所言,英语变相地退出高考,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可它虽然变了身,变得却仅仅是形式,内容、影响、指导方向并没有实质变化,并没有触及指导思想。这样的“变形记”,如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变来变去都有根“猴尾巴”,换汤不换药而已!(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