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变化见证生活变迁
(刘天玥) 随着时代发展,每个家庭的生活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我家电费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多到少的改变,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进程,更折射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家和当时的很多家庭一样,家用电器很少,除了电灯外,只有1台收音机。当时我家每个月用电量很少,电费由照明“独挑大梁”,每月基本只需三五元,由抄表员挨家挨户登门收取。
1992年9月,我家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它给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那是一台21英寸平面直角电视,当时小小的我就喜欢看动画片,每次看时间长了,爸爸妈妈就会哄我“不看电视了,费电,要省下钱买好吃的”。从那时起,一件件家用电器开始陆续走进家门,电风扇、248升大容量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我家电费也在慢慢增长,每个月需要四五十元。当时收费员每两个月登门收取一次电费。
2003年,我们搬进了新家,共有两个居室,都安装了空调,在夏季以及冬季供暖前,随着空调的开启,我家的电费也达到了顶峰,每个月要八九十元。
近两年,随着新节能家电惠民补贴政策的推广,以及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施行,我家的电器开始陆续更新换代:大容量冰箱变成了容量适中的一级能效节能冰箱,彩色电视机换成了高效节能平板电视,老式空调换成了节能变频空调,白炽灯、荧光灯换成了高效环保的节能灯,洗衣机、微波炉都换成了节能家电,几乎样样都贴上了“节能”标识,不仅低碳环保,家中的用电量也逐渐降低。这期间家里还新增添了电脑。
家里电器多了,可电费却越交越少,即使在使用空调的季节,每月的电费也只有五六十元左右。交电费也方便了,坐在家里,通过网上银行,可以直接把电费预存到银行卡上,收费员再也不用逐家逐户敲门收取电费了。
其实,我家用电量的变化只是唐山市电力发展的缩影,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的一个注脚。一个小家庭的电费变化见证着一个大时代的幸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