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青春最美丽
—记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欣
(本报记者赵珺 通讯员王基扬 武海涛)从刷盘子的留学生到河北省火炬创业导师、市侨商会常务理事、唐山青年创业之星,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欣通过创新而创业,在创业中追求不断创新,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美丽青春。
赵欣出生于1981年,2001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读大一期间,交流到日本朝日大学,学了一年语言后进入到计算机专业学习。赵欣在日本的导师主攻方向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能源研发等,这对赵欣今后的创业之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006年本科毕业后,赵欣继续跟随这位导师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拿下硕士学位后正式踏入新能源领域。
早在2006年赵欣已经在导师的帮助下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主要开展软件开发和外贸业务。而在这之前,他刷过盘子、打扫过卫生、当过翻译,到日本一年后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在日本学习、打工和当老板的经历,使他对公司运营、行业规则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锁定新能源后,赵欣开始进行市场调查,他发现在日本运作成本太高,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当时,国内研究低风速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企业凤毛麟角,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赵欣当即决定回国创业。2009年,他带着在日本研发多年的低风速垂直轴风电技术和攒下的30多万元人民币回到唐山创办了拓又达科技,招了6、7个人,在京唐港租了一间3000多平方米的仓库,一门心思先搞研发。
“回想起来,当初我选择回国创业这条路真是走对了,如果没有祖国、家乡的支持与帮助,我的事业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赵欣说道。2009年回国后,赵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由于小型风力发电项目属新兴产业,绿色、环保、低耗,符合我市转型发展、调整结构的发展思路,在提出申请后,市科技局、发改委立即帮忙立项、办理审批手续,市侨联四处推介,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信部、省科技厅等部门也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帮助让赵欣感慨万分,他总说:“在外千好万好还是不如在家好啊!”
在持续创新中,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几年来取得国家专利81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五项。公司在日本的研发中心实现了项目研发国内快速成果转化,在产品、工艺、设备上掌握核心技术和全部工艺,形成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专利池。公司是全国首家实现低风速H型垂直轴风电机组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已具备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路灯和离网型供电系统1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超10亿元。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到意大利、德国、美国等29个国家,国内已销往新疆、青海等23个省市自治区,在城市照明、工农业用电、分布式电网、家庭生活用电中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