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春风换柳条
—开平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专稿(本报记者李响 通讯员李志全 李燕)五月的古镇开平,生机无限。
“群众路线是法宝,广大干部少不了,找准病因开药方,筑起‘四风’防火墙。”
“一身清白正风气,一门心思办实事,一心扑在下基层,群众心头暖烘烘。”
……
满意写在百姓的脸上,挂在群众的嘴边。伴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滚滚热潮,开平区各级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访民生、体民情、解民忧。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一件件民心工程的实施,一条条整改措施的落实,让开平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风气、新变化。
真学真悟筑根基
“抓好学习教育,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任务。只有学得实、学得深,让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行动自觉。用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促进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用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惠利于民。”2月18日,在开平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和春军的话语铿锵有力。
动员会后,全区6个镇、4个街道、62家区直单位迅速行动,各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医院、学校等基层组织全民动员,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扛起指导全区党员干部真学、真查、真改、真做的大旗,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见实效。
3月10日至3月18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各镇街,与所在单位领导班子一起,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内容。同时,对村情、社情和有关项目开展调研,结合实际进行学习交流,听取基层意见建议;3月13日,在区影剧院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3月19日,区委书记上党课;3月20日,围绕两个“务必”开展学习交流;4月1日,区四大班子成员集体赴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集中学习;4月18日,开展“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专题学习…… 区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在区领导的带动引领下,各单位纷纷创新学习形式和学习载体,采取了集中学习、建立QQ群、开辟“学习园地”、观看实况录像、组织微型党课、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将活动逐步推向深入。同时,各单位还通过开办群众路线大讲堂、邀请专家辅导、观看专题片等形式,使理论学习更加深入扎实。区委9个督导组对各单位的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全程的督导,确保学习活动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我们越河镇将牢牢把握活动的主题,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在越河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知识百问》后,思路更加清晰。
做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马家沟街道新工村社区书记宋洁琳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走访,对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使老百姓看到社区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我是个老党员,做了几十年党的工作,通过参加支部学习,觉得自己按照党的要求做得还很不够,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学习新思想,不断的发挥余热,做好联系群众的坚固桥梁。”参加学习交流会的开平镇81岁高龄老党员蔡淑兰激动地说。
一次次学习、一次次洗礼,使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真正理清了“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问题的肯定答案,全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群众观念倍增。
真心真意听意见
“只有多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才能感受到群众的苦与乐。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和群众心贴心。”在开平镇中八里村调研时,区委书记和春军有感而发。
春三月,仍带着些许寒意,而开平镇中八里村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3月7日下午,听说区领导一行要到村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0名村党员代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汇聚于此,他们议论着、等待着……
“和书记,村卫生室是不是可以和区镇合作医疗联网报销?”
“我们村有好多孤寡老人,他们失去了劳动能力,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困难”。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区四大班子领导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时与群众进行交流解答。
春节过后,开平区各级干部的足迹,留在农户的印记最多,踏进地头的印痕最早。从区领导到普通干部,街头巷尾问民生,进村入户解民忧。可以说,“找问题”是开平区教育实践的“预热”,“边查边改”则是这次活动的“抓手”。
活动中,这区采取干部意见发函听、老同志意见上门听、基层意见蹲点听、党外意见专题听、热点意见随时听、民生意见广泛听的“六个听”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各级党员干部坦诚向群众求教,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心贴心和群众沟通,听群众说实话、讲真话。区委落实“一线工作法”,利用春耕生产主战场,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潜移默化中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同时,在“开平党建网”开设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专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寄发信函、登门入户,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征求困难群众、离退休党员、老干部等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鼓励群众把面对面不好说、不敢说、不愿说的意见,真实地反映出来。各单位也通过设立信箱、调查问卷,召开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创办“阳光监督网”、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等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通过征求到的439条意见建议,让区委听到了群众的真话、实话,摸清了反对“四风”在开平区应该抓什么。
问询群众的感受,听到最多的话是“事好办了”;翻开干部的笔记,频率最高的语句是“和群众近了”。
一串串匆忙的脚步、一个个坚实的背影,留在了村里的河沟沟,印在了群众的心窝窝。
真听真改惠民生
“街道保洁次数增多了,每天都有洒水车喷洒路面,交通协管加强了,我们觉得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家住开平西新苑的张贵民大爷对街区的新变化感触颇深。
“以前村委会都是铁将军把门,想盖个章都找不到人。现在好了,村干部轮流坐班,村委会天天都有人,老百姓办事现在方便多了!”郑庄子镇农民赵建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开平区结合自身实际,边学边改,立行立改,用活动成效真正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全部启动。四街小区及周边区域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拆迁,年内开工15万平方米;市二环路、唐古路、唐古快速路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建华东道、开陡路等城乡道路进行翻修改造正在进行谋划;一街保障房和马庄廉租房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内竣工5万平方米;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城镇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470元,农村由每人每年2900元提高到3150元……
项目建设提升行动全面展开。全年共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84项,年计划投资118亿元。着力推进北京国际投资中心电子标签、水木清和与博奥生物合作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中瀚兴业公司电子网购直销服务中心等一批北京产业转移项目的落地。实行重点项目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责任制,对唐钢高强汽车板、五金机电集散中心等37个在建项目,以及河北中科泡沫铝等50个前期项目逐一跟踪服务、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这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88项,削减40项,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拓展“一路阳光”行政服务模式,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
自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这区共确定信访积案86件,建立台账,结合区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县级领导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目前,已结案40件,息诉罢访22件。这区还通过一系列的整改治理,处理超标超配车辆、办公用房、清理“吃空饷”人员、三公消费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桩桩好事暖民心,一件件实事惠民生。在开平区的乡村田间、农家炕头,处处活跃着机关干部的身影,他们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送到最基层、最末梢,将各项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心坎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一缕春风,悄然吹遍了开平大地,滋润了二十多万老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