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凤英的循环产业经
(李瑛 丽华 丽英 文进) 在迁安市杨各庄镇森罗寨村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里,几百头奶牛正在悠闲地散步,但在这里却看不到牛粪。养殖场中绿树成荫,与人们印象中的脏、乱大相径庭,而工人们则正忙着将牛粪运往沼气池进行沼气生产,并将废弃的沼渣收集加工成有机肥。
示范园负责人武凤英介绍:“我们把废物循环利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环保。”今年68岁的武凤英,在上世纪80年代白手起家,开办了一家小型化工厂,经过慢慢摸索,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在富起来的同时,也一直琢磨着如何让村里的姐妹们也跟着富起来。于是2005年她又开始办起了一个大型养牛场,安置村里10余名妇女、老人就业,有力地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加、成本的加大和牛粪垃圾的增多,“如何能更方便地处理和利用这些牛粪,让这些废物变为宝贝?”武凤英在牛粪上动起了脑筋。白天管理,晚上学习,通过网上查询和去深州、石家庄、保定等地考察,她逐步确立了发展循环产业的思路:种植饲草供奶牛养殖之用,奶牛产的奶外销给企业,奶牛的粪便供蚯蚓养殖和生产沼气,沼渣用来加工有机肥,有机肥一部分外销、一部分为种植饲草和菊苣提供肥料。
目前,武风英的养殖、种植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高效实用的农业循环链条,安置劳动力近30人,她的循环产业经已经念得有声有色。
谈及未来,武凤英豪情满怀:“别看我快70岁了,但我还满怀雄心呢,下一步我准备和北京的一家公司合作有机肥的生产与销售,在获得他们技术支持的同时也打响自己的品牌,我还打算扩大百十亩地养殖蚯蚓,利用蚯蚓的药用价值来做药材,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发展了循环经济,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