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让群众在“显微镜”下监督“三公”
发布时间:2014/5/26 9:16:49 | 人感兴趣

  今年,我省“所有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支出的部门均应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要细化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力度。(5月18日《四川日报》)

  用细节回应民意,用透明彰显决心。四川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力度,让政府账本公开“裸晒”,显得更细致、更透明、更彻底。政府部门就像在“聚光灯”下工作,而群众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看到每一个细节。

  政府信息公开是顺应民心之举,更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四川政府信息公开步伐明显加快,从被动回应公开申请到主动为公众答疑解惑,从只管信息上网上墙见报到让老百姓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从“三公”经费公开的“粗枝大叶”到列出清单“裸晒”,四川政府信息公开从最初的“1.0版”进入了更加透明细致、更加互动亲民、更加注重实效的“2.0升级版”。

  “透明”二字,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更是百姓的普遍期待。让公众眼前一亮的是,四川这次强调:所有使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支出的部门均应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丰富的信息,它让我们看到了“所有……均”的规定性,看到了“细”的趋势,看到了向老百姓“交实底”的主动性。从这一点讲,四川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力度,回应了百姓期待,充分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四川“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是让政府信息公开这扇大门开的更敞亮,压缩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模糊空间,让财政资金透明化、阳光化运作进一步升级,让公众更能发挥强有力的反腐监督功能,为实现政府运行行为的合法规范、协调顺畅、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四川政府信息公开正在和反腐倡廉一道,从“常规频道”转入“高清频道”。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种手段,目标让政府的“钱袋子”真正“裸晒”在公众面前。因此,我们应借鉴四川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做法,对“三公”项目和科目给出明确定义,多做一些解读、解释,让民众充分看懂这些公布的数据,并据此判断数据背后的行为是否合理。同时,建立信息回馈机制,在遇到公众询问和质疑的情况时及时回应,建立“主动公开—有效监督—积极回应”的工作链条,如此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真正给群众交出一本“明白账”、“干净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如今,四川细化政府信息公开,为群众监督“公款”、“公权”提供了“显微镜”,只要乱花一分一厘、乱用一丝一毫,都会在群众眼中“数倍放大”。所以说,这样的“显微镜”就是最好的“监督武器”,更是值得各地借鉴引用的“廉政法宝”。

  (剑雪封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7:59:0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