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追记汉沽管理区教育局副局长隋锦华
发布时间:2014/5/28 8:56:11 | 人感兴趣

锦绣芳华铸师魂

—追记汉沽管理区教育局副局长隋锦华

  专稿(本报记者杜庆君 通讯员李雅洁 史丽娜)初春,冰河开裂,杨柳低垂。汉沽大地,两条白练交织的京唐运河、蓟运河水流缓慢蜿蜒涌动,波光难舍对春的追忆与依恋。

  3月2日,一个普通的周末。年仅55岁的汉沽管理区教育局副局长隋锦华因病猝然去世。一个平凡人的葬礼,天南地北的学生们来了,汉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系统的老师来了,周边村队的乡亲来了,送行的人群哭声如潮,声声呼唤——

  “隋老师您走的太突然了,我们想您啊。”“隋局长你说好过些天还要听我们‘说课’呢,你一向不失言咋就失约了呀。”“锦华一个大好人、一个大善人呀。”……

  感天动地!动情的雨丝更织起人们无尽的追忆:隋锦华从教30余年,淳朴、善良、真诚的人格魅力,亲民、敬业、清廉、奉献、孝道铸就的永恒师魂,犹如春蚕吐丝化蝶飞,燃尽烛光点心灯,毕生心血奉献教育岗位的影像,一幕幕呈现在人们依然清晰闪亮的背影中。

  一腔热血倾教育

  敬业爱岗乐不疲

  “我特别想,有一天再执教鞭为学生们讲讲课。”就在隋锦华离世的前一天,区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专家报告会后,隋锦华与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文国谈心得说感受,激情满怀表达其埋藏许久的心愿。

  他,就是这样一个乐此不疲,自赞一生选对职业而无怨无悔的人。

  隋锦华1978年走进教育岗位, 1987年加入党组织,曾任汉沽一中数学教师、政教主任、教务主任, 2001年调任区教育局副局长。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教育管理者的35年里,他用生命执着书写了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的爱恋和忠诚,用行动树立了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的普通党员干部形象。

  作为主抓教研的副局长,“学者型”的隋锦华深知适应教育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时刻摸准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他带头读书,潜心钻研有关教育专著,几年来由他整理的学习笔记长达十几万字,多篇论文获得省市一等奖。

  在汉沽,隋锦华首倡“书香进校园”读书节活动,确定每年4至5月为读书节,在区教育系统掀起了教师、学生、家长、校园、社会家庭读书的热潮。3年来,全区1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创建的走廊图书架、班级读书角、读书阅览室全开放,营造了教师读书促进学生读书、学生读书带动家长读书的良好风尚。而今,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形成培育已成为汉沽各校园的一道独特风景。

  隋锦华工作有思路、有创新,他深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本在教师,管区迫切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于是,他殚精竭虑,潜心为管区教育发展这篇大文章谋篇布局。2010年至2011年,历经数月,经他一线摸底起草、局班子研究制定的《汉沽管理区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办法》《汉沽管理区教育局干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年规划》实施出台。3年间,全区连续举办的教师素质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触动该区每个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和教师的神经末梢;耐心、诚心、善心关爱学生,务实、勤奋、严谨抓教改成为一股正气洪流,创名校、带名师、强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孕育校园花开遍地暗香来。

  隋锦华对同事们常说:教育是门学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掺不得半点马虎大意。30余年,基层成为隋锦华踏访最多的一线主场,课堂成为其牵挂的前沿阵地。“身体能动病情可以拖,教改塑师提质不能等!”为推进全区高效课堂建设,隋锦华竟忘记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依旧激情满怀地带领区一中校长、主任远赴山东等地听课学习,每一节课、每一个讲座他都仔细听认真记,实在太累了就靠吃几片药硬撑,生怕错过“补脑充电”的每一个机会。每次返回后都立即召集教研室人员开展二级培训。多年来,隋锦华创立的“体验式听课”——察言观色、循序见问、互动交流新经验,直接影响带动着一代代年轻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教师眼里,隋锦华每次带领教研室人员奔赴各校听课、评课、研讨、指导已形成一个惯例,通过细心观察听课学生的表情符号,来评判老师讲课的成败,喜欢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解不惑,善于抓住本质同讲课老师交流说课体验。区一中段绍玉、胡春梅老师说,记不清有多少次,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小组学习的开展,从导学案的编制使用到学生评价的改进,他不厌其烦和我们面对面地谈,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带,毫不吝啬地将经验传授给各校的老师们。由此,他带动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在高效课堂课改试验的舞台上脱颖而出。“送课交流”“骨干教师动态管理”走在全市教育系统前列。

  三尺讲台注满爱

  岗位奉献写春秋

  从教多年,校园、讲台、多媒体教研室基本成为隋锦华工作的“三点一线”,教育、教师、教学创新与发展在他心中的份量超越其对自身身体的关注。每学期隋锦华都一身简装、双脚沾土,带头深入一线基层学校最前沿了解情况,与落后学校、班级“结对子”,每次将发现的共性问题记在本上,协助校方寻求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法。一次,隋锦华到皂甸村小学蹲点,遇见校方正在处理一起多名学生破坏校园果木的事情,校方叫来学生家长准备利用校纪进行处分。隋锦华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孩子们“担保”,建议“让孩子们或班级包片管理树木,体验分享果树成长快乐”,学校、学生、家长心服口服。隋锦华“以人为本”头脑冷静抓育人的管理模式在各校园口口相传,影响带动区属教育管理者们的行为准则。

  一如既往的超负荷工作,直接影响到隋锦华的病情。2011年,隋锦华患静脉曲张已经非常严重了,每走一步都心如刀割,在家人同事的再三催促下,他来到医院接受检查,发现腿部部分血管已经坏死,并肿胀发黑。“再不手术就有截肢的风险!”医生震惊了。这样的病情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一般常人更是难以忍受。在医生的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早在一年前,当时管区党政考虑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决定将一中、二中合并,隋锦华警觉到部分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可能会出现波动,疏导不利就会波及到管区一方的稳定。为此,他多次深入学校找老师座谈,带着局里相关负责人去大泊等地的百姓家里讲政策做工作,疏通思想。为了工作,他一直拖到暑假快结束才去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不足十天又回到了岗位,由于疼痛难忍,他一到单位便用纸箱子把腿高高垫起,强忍着坚持上班,每天开会检查督导,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当时他的办公室在四楼,难以想象,一个刚做完手术,打着绷带,刀口还没完全愈合、双腿肿胀、身体还很虚弱的他,却忍着病痛一步一步登楼下楼,和健康人一样照常处理各项繁重的业务。毅力、耐力考验着隋锦华,责任、使命在他心中重千斤。

  曾与隋锦华共事多年的武文禄老师眼噙泪花说:55岁差不多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年龄,可他抓工作依然精力充沛要求严谨,心里装着教学多,处处为人着想多,而对自己却很苛刻,老隋是把教育岗位当成比家事还重要的人,他是累倒的呀!

  恪尽职守敢担当

  甘为公仆为基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隋锦华深知这个道理。在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日子里,他时时以抓好教育为己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目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和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的安全稳定,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隋锦华是个“接地气”的领导,被大家称为“老干部”:老是有新思路,干事业有股不服输的劲头,部署工作总是亲力亲为。他对待教育岗位始终有一种不倦的“动力”。工作时间内,他像一个不竭旋转的陀螺,敞开的办公室变成随时接待师生的“调研室”,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职专校园、课堂、实验室,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当天能做完的工作他决不会推到第二天。多年来他经常忘却休息时间,长时间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受到一定影响。早在2008年,他就被检查出患有多种疾病,可是繁重的工作使他无法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安心静养,时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在他身上总是随身带着急救药品。

  “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隋锦华由于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市级“先进工作者”,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评为实验先进工作者。全区教育连年创历史新高。区一幼达到省级一类园标准,二幼达到农村示范园标准。区一中、一小、二小被评为省一级图书馆。区一中和一小获唐山市教师发展示范校称号。区教研室连续4年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室。2012年11月顺利通过省督导评估和教学评估。

  两袖清风扬正气

  孝道无言有大爱

  “群众是评价党员干部好坏的标尺,一个人只要不贪不占,做事做人有底线心中就有‘底气’”。隋锦华述职报告中的“箴言”,道出其守住清廉“红线”的标准。

  隋锦华负责全区教育系统电教仪器采购工作,在旁人看来是个“肥差”。尽管手握大权,但他心如止水,宁当为公把关的守财奴,不当假公济私的“败家子”。为节省每一分采购费,他熟练掌握了电脑询价、议价,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参与设备采购的区教育局教研室姜天意、王永怀清楚记得:一次,有商家得知幼教增添玩具设备,搬来一箱高档酒找到他以示通融,被隋锦华挡了回去;学校添置微机和有关教学设备时人情关系不断找来,各种攻关手段没有攻破老隋公事公办的“堡垒”。去年下半年,在采购一宗几十万元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备时,有人找到他,大方地拿出数万元作酬劳,被隋锦华果断驳回。隋锦华告诉对方,只要通过正常招标程序,产品有保证,价格无水分咱可以谈,乌七八糟的东西不要搞。事后,隋锦华还为参与采购的人员敲起警钟:购进的电脑如出现病毒可维修,要是人的大脑染上病毒危险难治!

  对搞歪门邪道的客户冷若无情,对亲戚友邻的大事小情能帮则帮,隋锦华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妻子的外甥养鱼赔了钱,几万元的欠款还不了,他只轻松地说“就当我们投资了”……而对家人提出的“额外”要求,他几乎“不近人情”。妻子去石家庄评高职,和丈夫商量用下公车被拒绝;二弟的孩子中考想占个空指标沾光,三弟下岗托哥哥找工作,女儿大学毕业想托关系进学校……一连锁的亲情委托,不止一次都被隋锦华驳回了“面子”。一幼工作的弟媳还记得,去年初,由于工作出色,局领导决定让她担任副园长职务,隋锦华闻讯,劝导她,基层一线最缺好老师,啥官不官的。隋锦华践行干净做人、清净干事、严以律己的人生价值观,用自己的操守诠释了领导干部的清廉本色,诠释着共产党员高尚的精神追求。

  不仅如此,在周围村民眼里,锦华可是四邻八庄有名的大孝子。自古忠孝两难全。作为家中的长子,父母年龄大,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一连多年、七八公里路程,锦华拖着疲惫的身子坚持骑电动车到父母家伺候,为父母泡脚洗脚、擦洗全身;老父亲病重住院的80天里,白天他坚守繁忙的工作岗位,一下班,他就做公交到市内医院陪伴在老人身边端屎接尿。弟弟们说,哥仨照看父亲的“值班表”上,当大哥的锦华跑的最勤最多,直到临终前的那个周日还在为父母家劈柴……

  隋锦华走后,单位整理有关统计资料发现:隋锦华没有一次公车私用记录,没有因家事耽误过任何工作,采购审计清清楚楚没有一次走样。办公室内只留下一张2014年2月底刚刚还清的90平方米的购房贷款字条、两排厚厚的教学书籍和多件教具、3个存满教改计划的笔记和听课记录U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锦绣芳华暗香来。隋锦华带着对教育事业未了的情缘走了,他用行动兑现实现了一生平凡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信条。那一刻,花瓣雨飘落而至,那一抹沾满泥土气息的蒲公英开在春天里,把爱的种子撒落人间。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9:33:5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