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宽度
——记联大附院消化内科护士长王玉兰
专稿(范燕晶 王志桐 费宇萍)54岁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王玉兰,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了。在工作中,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面带微笑,用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驱散着无数患者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忧伤。
有一回,一位年轻患者急诊入院,病情危重,住院3天时间就下了病危通知,需专人护理。当王玉兰护士长了解到患者家境困难,又无钱找陪护时,凭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主动承担起护理职责,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及家属排忧解难,送去温暖和关怀。30天的日日夜夜,她忙于照顾病人,每天深夜才回家,把家里的一切都抛在了脑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病人身上,陪床、护理、饮食乃至谈心疏导事无巨细地包揽下来,直到病人康复出院。
“一上班就高兴,到家就没精神”王玉兰这样形容着自己。像这种视病人如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病人的事情,30多年来数不胜数。工作中,王玉兰恪守“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忘我工作,不顾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奉献在护理一线。
铁人也有倒下的时候。有一年,时任消化科和血液科护士长的王玉兰因患病毒性脑炎住院,每日需要定点输入甘露醇,氟美松脱水治疗。正赶上一位21岁女孩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入院,患者病情危重,曾下过3次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治疗。一日夜间0点30分患者再次发生大出血,值班医生及护士再三劝说必须再次下管止血治疗,但患者坚持要求护士长亲自操作。虽然王玉兰定点输入甘露醇时间是凌晨1点,但是当得知患者的要求后,头痛欲裂的她果断推迟治疗,强忍疼痛来到病房为患者实施下管。当满头大汗的王玉兰结束这项既紧张又艰难的操作时,还没出病房就晕倒了。
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王玉兰还承担着护理学院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她注重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注重结合自身临床护理经验言传身教,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及欢迎。
“明年7月,我就退休了,干了一辈子太累了。这些年,最对不住家人,我要好好歇歇,好好陪陪家人了。”王玉兰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淡淡笑着说。
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多年来,王玉兰曾获得过无数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先进生产工作者、市级优秀护士、市级优秀管理者、院级各项荣誉称号。主研与参与科研立项7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奖4次,工业煤炭系统进步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