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更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想的关键。
勤俭节约事关兴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殷商纣王“朝云鹿台”没有保住几百年成汤江山,太宗世民“去奢减费”成就盛世大唐;国民党精良的美式装备最终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而共产党吃粗粮喝菜粥、衣服补丁摞补丁,却和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无数历史事实都昭示我们,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凝聚人心、积蓄力量、兴旺事业的精神信仰。我们这代人正面临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如此之近,历史上没有任何时期比当下更需要我们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源放到祖国建设上,把积累的财富放到科学发展上。
倡俭节约正逢其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用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但在有些地方,经济上的富裕却成为浪费的通行证,特别是形象工程比比皆是、公务活动浪费之风越演越烈等。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要求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日前,中宣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号召全民节约、节俭养德,可以说倡俭节约、正当其时。
厉行节约需要全民参与。孔子用“俭,吾从众”来表达勤俭需要带动和广泛的参与。党员干部队伍要发挥先进性和引领作用,做崇尚节俭的表率,认真践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遵守八项规定,狠刹“四风”。群众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继承传统美德,勤俭持家、节约资源,自觉成为全民节约行动的主角。还要注意培养全社会的节俭意识,既要注重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媒体宣传,形成氛围,还要重视学校教育,让青少年在浓厚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逐步形成全社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聚力发展的深刻认识,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并蔚然成风。(宫春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