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整治民生部门“硕鼠”让“清水衙门”清如水
发布时间:2014/6/3 10:54:43 | 人感兴趣

  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看似“边角碎料”,但积少成多,这种腐败行为侵害的是民生政策的“红利”和基层群众的利益,危害不可小视。(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清水衙门”只是政策施行的众多环节中一个小站而已,但积少成多之后损害不容小觑。打个比方,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民众得到的政策实惠,往往经过上级部门一级级“过滤”、“筛捡”,最终到手的只有杯水车薪的少量而已。

  “清水衙门”这种称呼本身便是官员贪婪嘴脸的自然流露,是私欲的外化,是对财、权等诱惑的向往。眼睛盯着“肥缺”的官员,心里已经丧失了是非的标准和信仰的方向。对于部门、职位的“嫌贫爱富”、“挑肥拣瘦”,如果不是针对工资水平,那就是看灰色收益的多寡。这两点都是与公务人员的法律义务和行事原则相悖的。对于惠民政策“雁过拔毛”、截留谋私,不仅是对群众利益的啃食,也是向国家威信“泼脏水”。正因为这些以民生政策“红利”为食的硕鼠,多少好事变成坏事,多少期盼成为不满,多少百姓背上了更重的包袱?这等硕鼠不治,民生政策就难以成行,深化改革就难以成功。

  世间没有永远的“清水衙门”,随着政策的变动、改革的深入,必当有更多的“清水衙门”变得富得流油。现在随着腐败案件的曝光,“清水衙门”不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成为了反腐工作关照的“重点”。只有把“照顾”的面拓展开去,不论厅堂卧室还是犄角旮旯都照亮细查,才能有效防止民生利益在不见光的地方被蚕食。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权力不分大小,不受约束才是贪腐的根源。再小的权力,只要监管和制衡机制不到位,干部都可能成为硕鼠。众多“硕鼠”的养成也说明了,“一言堂”的存在是“清水衙门”无所顾忌的重要原因。笔者以为,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政策向民生倾斜,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受到充分监督,才能让政策“红利”完完整整到达基层民众手中。以往对于“清水衙门”的轻视导致了监督的缺失,如今各监督部门更当“一视同仁”,为政策“红利”保驾护航。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红利”到达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监督部门和民众去维护、监督。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政策到位与否,民众的感受最深刻。对于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我们需要为基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独立、有效、公正的监督、反馈的渠道。防止某些部门为了“吃独食”、“揩油水”欺上瞒下。只要做到了政策信息真正充分的公开、透明,就离“衙门”清如水的理想更近了一步。

  (剑雪封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1:39:5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