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记者韩冬)记者从6月4日召开的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和八个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开展五个专项行动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查处无证生产、擅自委托生产、非法添加等行为,严厉打击假劣农资“黑窝点”、集散地,加强种子侵权案件查办。
打击假劣药械专项行动。查处非法购销回收药品和非法生产经营中药材等行为。严厉打击保健品非法添加和化妆品非法使用禁限用物质。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和违法药械广告综合整治。
假劣汽柴油专项打击。严厉打击原油加工和成品油产运销中的低标生产、掺杂使假、缺斤短两问题,集中整治城乡接合部加油站。
网络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销售假药、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厉打击网络盗版侵权。严肃整治违法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和非法视听节目网站。
重点区域打假专项行动。在儿童用品、建材、电线电缆等区域性产品集中生产区,开展集中打假行动。在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市场、大型专业市场,加强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在农村、城乡接合部、学校周边等食品安全事件多发区,重点整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实施八个专项整治
生产流通环节整治。对农资、建材、汽配,家用电器、车用商品、燃气灶具、压力锅、笔记本电脑、眼镜,以及电视购物进行专项整治。
进出口环节整治。对服装、鞋帽、箱包和电子产品等进出口重点商品的侵权风险分析和布控,严厉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开展对非(洲)出口商品专项整治。
文化市场整治。对动漫市场、重点演出活动现场进行监管,清理歌舞娱乐场所歌曲点播系统,查处违法歌舞娱乐场所。
注册商标权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集中整治食品、服装、农资、建材、汽配、家具等“傍名牌”产品。
著作权保护。加强印刷、复制源头治理和图书、软件、音像制品市场监管,开展卡拉OK行业集中治理。
专利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专利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陶瓷领域执法监管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春季、秋季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做好地理标志保护宣传指导,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执法保护。
推进软件正版化。对市县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检查验收,稳步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