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官员化解形象危机需“内外兼修”
发布时间:2014/6/9 14:59:03 | 人感兴趣

  5月26日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称,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贪”(贪腐问题)、“渎”(失职渎职)、“色”(性丑闻)、“假”(包括火箭提拔、被影响、造价造谣等要素)、“枉”(暴力执法、遭遇暴力抗法、作风粗暴等)。(5月28日新民网)

  当前官员形象整体上呈现“破多立少”的格局,官员的负面评价较多,而正面形象塑造较少。中国未尝没有好官,但在历来的宣传攻势下,民众潜意识的以为,只有穷官、病官乃至以身殉职者才能称得上是“好官”,这种认识的误区不仅导致了我们接下来的宣传中很难将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作为模范进行宣传,也使得官员群体内外都对“好官”一词敬而远之。

  正、负面信息比例的失衡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2013年以来的反复成效显著,落马官员屡屡见诸报端,“负面”信息猛然增多,不断冲击着民众对社会、官场的原有认知,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无形中被放大了。二是当前塑造官员形象的做法仍然太少,要么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成了画蛇添足的行为,或是真正的政治作秀。

  官员产生形象危机的原因除了自身素质之外,内部制度设计和外部群众预期的偏差也是重要原因。

  要打破官员形象“破多立少”的格局,塑造官员新形象,一是要从内部健全体制,提升官员素质;二是要了解群众需求,了解群众真正偏好的官员形象,增加针对性,将亲民惠民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调查显示,群众最偏好“能力本位”和“惠民导向”的官员,因而中国官员需要做的事配合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树立能、惠民、不贪、不渎的新形象。关键在于转变“官本位”思维,端正“三观”,祛除功利心、富贵志。习总书记曾说道:“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在这个问题上,不治好“心病”就不能解决治疗形象危机的根本。此外,不妨将广场问政、群众打分等制度引入官员考核体系中,将官员的工作情况适当的逐渐的向民众公开,有效化解社会民众的嘲讽心态,打破部分人的恶意谣言。

  笔者相信,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反腐工作的继续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化,官员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将逐渐摆脱功利色彩,“三观”必将得到矫正。当官员没有“官架子”,摒弃“官本位”的时候,那种对上级一张脸、对同事一张脸、对百姓又是一张脸的“官老爷”形象必将逐渐消失,成为历史的尘埃。

  (剑雪封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3:19:06,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