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时表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5月26日人民网)
杨晓渡副书记话音刚落,26日晚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湖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阳宝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阳宝华也成为第3位退职后被重新调查的部级官员。也就是说,中纪委在聚焦“四类”干部的同时,还将“过筛”包括退职在内的所有领导干部,反腐工作将长效与深入,除了清廉没有任何的“保险箱”可依赖。
杨晓渡副书记指的“四类”干部剑指何方呢?其一,“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即顶风违纪干部,从近期热度很高的“大嘴”审计局长、算卦发百万补贴县委书记以及本月“荣登”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曝光榜的4000多名党员干部,都让我们看到了许多顶风违纪的权力身影。为什么这些党员干部敢于如此顶风而上呢?相关纪检监察机关除了反思权力运行不透明、法规政策执行不到位,更需反思对违纪干部问责无力的尴尬,警告、记过、停职等形式化处分“稻草人”,又能真正吓住几只贪吃“麻雀”?
其二,“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即带病干部。正因为带病,所以有人举报,而带病干部们往往隐藏得很深,颇得领导赏识,于是一两次举报可能会被当作恶意中伤,那么许多人举报呢?当许多线索都集中于某一位深得领导赏识的干部时,纪委就需重点关注了。
其三,“群众反映强烈的”即民愤极大干部。“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绰号的背后折射的是人民群众对这些领导干部的批判与愤怒,纪检监察部门不能坐等线索上门,而应该走入民间,走进街巷听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意见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些绰号干部屡屡拆挖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党员干部声誉。
其四,“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干部”即各级后备领导干部,从近几年查处的“老虎”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屡贪屡升”现象。而这些现象,一方面折射着党委一把手权力的无制约,一方面也映射着地方党委组织部、纪检监察工作的不到位,如果两者携手,共同肩负起考核与审查、监管之责,又何来“屡贪屡升”的干部蛀蚀干部形象,给党和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呢?
简而言之,中纪委重点查办四类干部的表态,高度彰显了党中央对反腐工作深入化、长期化的坚决态度,“苍蝇”、“老虎”一起打从此将打得更深入、更彻底。四把利剑,也将时刻警醒党员干部,只有敬畏法纪、正视权力、牢记使命,只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成为承载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一个个中流砥柱。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