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进行,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艳兵却头缠纱布躺在病床上,不能参加高考。5月31日,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引来各方点赞。日前教育部表示,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单独组织考试,已有一些高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愿助其圆大学梦(据6月8日《新京报》)。
见义勇为的英雄因受伤憾失高考,引得社会各界关注。现在他们被获准补考,并有高校向英雄递橄榄枝,助圆大学梦,无疑是社会在对惩恶扬善行为的褒扬与现行高考制度的捍卫中寻求到了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具有诸多的喜感。这既是对英雄的安慰,也是对社会所有怀有善良正义之心者热切期待的回应。一切都称得上是圆满的。
只是,全国普通高考之后再组织一次补考,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者,是试卷试题的公允性问题。虽然每次高考都有以防不虞的备用卷,但料想每次高考之后,这备用卷恐怕会立即解密作废。所谓的备用,不过是只针对当年当次高考本身。如果再对特殊考试人群组织补考,就只能重新命题了。其操作难度可想而知。一者是阅卷及招生录取问题。补考阅卷教师怎么组织,其成绩是否要与普通高考生成绩一并汇总,一同录取,值得探究。尤其针对见义勇为英雄的补考,其具体时间是个未知数。这就难以将他们纳入统一招生录取范围内。
而一旦普通招生考试可以实行补考,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我们近40年雷打不动的“一年一次”“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或许该有所松动了。这是因为,见义勇为英雄可以获补考机会,其他如助人为乐考生、遭遇特殊变故考生,也该在当年获得一次补考机会。这,才能体现社会公道正义,彰显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最可注意的是,假如高考可以实行“一年两考”,那么学生的考试压力,将获得有效缓解。
基于此,类似夺刀救人考生可以获得的补考机会,就该推而广之,以确保让考生受益,让高考现状有所改观。(贾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