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农民搞承包 甜瓜被盗损7万元
9日上午,南和县郝桥镇大林村绿野蓝城生态基地内,送走了一车发往北京的甜瓜,任志军的眉头却没有丝毫舒展。连日来,这位来自唐山的农民面对接连不断的偷盗甜瓜势头,觉得自己已无力再续经营,苦不堪言。

承包大棚搞甜瓜种植经营
48岁的任志军是唐山迁西县人,潜心经营生态农业已有数年。3年前,任志军成立了迁西县世杰水果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水果销往北京和唐山市场。数年经营下来,任志军感觉自己的技术和市场销路没有问题,日益掣肘的短板就是供应量。
2013年,北京一家种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说邢台南和郝桥镇有大量闲置大棚,当地村民囿于没有技术和不懂市场,造成资源极度浪费。同年11月,任志军3次来到郝桥镇实地走访,“看着大棚内荒草丛生,很可惜”。对农业情有独钟的任志军决定来这里试试,“主要起到示范效应,免费给当地村民提供技术”。随后,任志军与当地绿野蓝城公司签订合同,承包了33个大棚的甜瓜种植经营。
据任志军介绍,原来的大棚几近报废,清理大棚内疯长的荒草,34个人干了11天。之后,平整土地,买钢丝,修缮残缺不全的大棚,连工带料,每个大棚大约投入7000元。任志军告诉记者,他很喜欢这片土地,希望把这里经营好,成为唐山迁西之外的第二个基地。
大棚被破坏甜瓜被盗
任志军经营的甜瓜品种叫“久红瑞”,商标为自己申请的“唐迁世杰”。据其介绍,在4月初的时候,这个品牌的瓜每斤可以卖到3.2元至4.2元,“五一”前后,价钱大约在2.8元,目前,由于大量甜瓜上市,价格跌至不到两元。
按照任志军的叙述,他为每个大棚编了号,从1号至33号,起初,19号与20号棚发生偷盗,瓜被摘,瓜秧被拔掉。之后,17号至24号棚均接连被撕裂,棚内瓜果丢失。他判断,偷盗自5月初始,至6月初稍有收敛,最初两三人不成规模偷盗,之后骑电动三轮车,各有分工偷盗,粗略统计,损失在7万元左右。
9日上午,记者在现场发现,许多大棚上覆盖的薄膜已经大面积损坏,“偷盗人进入大棚前会撕裂塑料薄膜,如果发现不及时,风一扯,就会完全破坏”。有些大棚的薄膜处粘贴着大量胶布,“这是发现得及时,尚可再利用”。
为了防范偷盗事件再次发生,任志军曾努力自己蹲守。5日下午,他与同伴在巡逻中抓住一现行。“13号棚外面有一六旬老太放风,大棚内有一位30岁左右的小伙子在摘瓜,发现时地上放着3个瓜。”经一番努力,年轻人最终被送至当地派出所。
任志军说,大棚内可以种两季甜瓜,现在是春季瓜,中秋前后还有秋季,每棵瓜秧可以结两次果,头茬和二茬,现在头茬已经摘完,正在摘的是二茬。“偷盗如果继续,我们将难以为继”。
当地加大巡查力度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当地派出所的车辆已经开始在大棚附近巡逻。9日下午,记者从当地警方获悉,在接到任志军报警后,当地警方随即抽调专门力量,加大巡查力度,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南和县郝桥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告诉记者,近日获悉该情况后,当地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抽调相关人员,日夜巡逻。同时,召集附近村庄负责人,申明如有偷盗行为,将严惩不贷。该副镇长同时提及,生态基地平常日夜巡逻靠两位老人,现在是一位老人,力量严重不足,希望他们自身也加强安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