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记者散记:回忆儿时听评书
发布时间:2014/6/12 11:26:55 | 人感兴趣

回忆儿时听评书

  专稿(记者杨盛东)夜阑人静时分,我陪孩子听了一段评书,单田芳讲的《隋唐演义》:魏文通战“傻子”罗士信。只一合,魏的大刀就被罗的大铁枪给磕飞了,飞出去二十几丈。评书中的罗士信是个可爱的人物,七分呆傻、瓮声瓮气、勇猛彪悍、力大无比。

  我儿时听《隋唐演义》,对这个罗士信印象颇深。一个美好的情景是,我傍晚放学回家,与父亲蹲在压水井旁,一起收听这部评书。彼时眼前的架上结满了鲜嫩的黄瓜,淡淡的香味弥漫于小小的院子里。

  我六七岁的时候,没有电视看,也没有什么课外书读,唯一的乐趣就是听广播。最喜爱的节目有两个,一个是听众点播的歌曲,还有一个,就是评书连播。

  最初听到的评书,严格来讲应该叫故事,是孙敬修老先生讲的《西游记》。大战红孩妖、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都是那时听到的精彩故事。有时,伙伴小勇正好在我家玩儿,我们俩就或躺或趴在炕上一起听,那可真叫聚精会神,一句话也不说,比上课听讲认真多了。

  而给我的童年带来最大快乐的,还要数刘兰芳讲的《杨家将》与《岳飞传》。那时,没有比听评书更重要的事,离开播还有一段时间,我就早早守在收音机旁,无限憧憬着那美好一刻的到来。印象深的人物之一是寇准寇老西儿,因为刘兰芳学他说山西话,非常有味道,后来知道人们称其为老陈醋的味道。有个情节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宋将在隆冬时节往城墙上泼水,水很快结成冰,辽兵便无法攻上来。还有就是给谁治病需要药引子,而那药引子也真奇怪,是萧太后的几根白发,然后杨五郎费尽心思,终于得到了这个药引子。这个情节,现在知道纯粹是为了使故事更吸引人,增加其传奇性罢了。但当时也觉得是真的。

  《岳飞传》的精彩程度不亚于《杨家将》。那是夏秋时节播的,我去邻村郝庄大堂姐家找外甥玩儿,有时还住在他家,我们边在北院摘花生,边听《岳飞传》,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只恨时间过得太快。刘兰芳把牛皋的“皋”字念成三声,至今我都受她的影响,常常读错音。听到高宠挑到第十二辆铁滑车因战马太累跌倒而殒命时,我幼小的心里也觉得挺难过。如果因事而错过了收听的时间,那么,我会非常非常懊恼,睡觉都不香甜。

  之后是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这部书,我一般是在中午放学后听。我靠在被垛上,被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但这部书我并未听全,错过去也不很上心,不像错过《杨家将》《岳飞传》那么懊恼,不知为什么。去年陪着孩子听,基本上听全了,觉得袁老先生讲的真是好。

  有一段时间,大约是四五年级的样子吧,晚上,在昏暗的油灯或烛光中听《水浒传》,那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印象深的一个热闹片段是三打祝家庄,我真替梁山好汉们着急,希望他们早点儿找到正确的路径,早点儿里应外合,把祝家庄打下来。现在知道,他们是惦上了人家的钱粮,于是找个借口便去讨伐,表面上是争个面子,其实抢钱粮才是本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被误导的阶段,然后才能渐渐看清这个纷纭繁复的世界的真相。

  此外,还听过一部反映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的广播剧《叶秋红》,这个广播剧最大的特点,是里面经常夹杂着枪声,那枪声清脆、悦耳,似乎与死亡没有任何关系,反而是人生一种谐美的点缀。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我还听过常志的快板书《西游记》,一会儿唱,一会儿讲,也很好听。

  上中学以后,就基本上不再收听评书了。直到孩子长大些,我为了培养他对古典文学的兴趣,陪他来听这些评书,才得以重温往昔快乐的时光。真应该感谢这些评书家,是他们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欣赏到一处永不褪色的美丽风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4:13:1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