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追记唐山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汪晓光
发布时间:2014/6/14 14:54:10 | 人感兴趣

以生命书写忠诚

—追记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汪晓光

  专稿 (本报记者郑芃芃 通讯员张永新吴俊勋 崔国华 王艳君)“斯人已去,滦水流殇心欲碎;音容宛在,陋室书香品自高。”这是在他去世后,一位老同学满含悲泪为他书写的挽联。

  他叫汪晓光,生前任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管理股股长。4月29日晚,由于连续加班过度劳累,汪晓光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猝然离世,将他44年的生命历程,定格在这个春天。

  汪晓光短暂的一生,始终把为民情怀放在心中,爱岗敬业,尽责奉献,彰显了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尚品质,他的领导和同事们称赞他“以生命书写忠诚,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

  执念:千难万难不让群众难

  汪晓光所在的干部管理股,承担着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秀毕业生安置、军转干部安置、公务员管理等职能,很多工作都直接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干部管理股完成了793人的事业单位招聘、10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数十名军转干部安置、每年1万多人的考核奖励等任务,没有发生过一起投诉和上访问题。

  事业单位招考备受群众关注、社会敏感性强。他一再告诫工作人员:“对于我们而言,这只是一项又一项业务工作,但对于考生来讲,却是一个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甚至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为了让所有报名的考生都能及时参加考试,他坚持对照花名册一个一个联系通知,联系不上的就把电话打到镇里、村里,务求不漏一人。这样的电话每年都要打上近1000个。

  他的同事李娜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下大雨,自己乘人力三轮去上班,在闲聊中,蹬三轮的中年人得知她是人社局的,硬是不要钱:“我闺女就是通过咱们人社局考试当上了老师,当时要不是你们打电话,她就错过考试了。”

  汪晓光就是这样,把工作当成事业,把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不折不扣地履行着一名基层公务员最神圣的使命。19年四季轮回,世事变迁,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却始终是他不舍的牵挂。他犹如一团火,走到哪里,都给群众带去温暖。他常说:“我们要多干一点、再多干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2003年,生活困难的滦县玻璃制品厂军转干部顾秉德,多次上访反映企业落实工资数额不准的问题。得知此事后,汪晓光多方走访了解,反复跟企业沟通,最终帮其解决了实际困难。

  后来企业停产,顾秉德办理退休手续时,认为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基数过低,要求重新办理。汪晓光再次热情地接待了他。一刻也没有拖延,汪晓光按照企业军转干部政策,通过多方协调,为其圆满地办理了退休手续。

  汪晓光对普通百姓质朴的爱,让顾秉德深受感动。事后,顾秉德拿着工具和木料,主动上门给干部管理股修理桌椅,他激动地说:“我不知道应该咋感谢你们,就为你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执着:19年如一日

  1995年, 25岁的汪晓光刚从大学毕业,就被选拔到滦县劳动人事局干部管理股,一干就是19个春秋。19年里,他工作勤勤恳恳、务实重干、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个人魅力,为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他在翻阅过的书籍上反复斟酌后写下的字句,镌刻出他的人生信条:“把工作当事业,视事业如生命”。

  曾在干部股任股长的县社保局局长张仕君说:“晓光悟性高、好学、勤奋。”他勤业敬业、善于思考,年复一年,翻烂了一本本的干部管理文件资料、全县干部花名册,对滦县政府系统股级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构成、政治面貌及基本经历如数家珍,张口就来,成为同事们眼中的“活档案”“一口清”“政策通”。

  在整理遗物时,打开他办公桌的抽屉,整齐摆放着《毛泽东思想概论》《责任心与执行力》等书籍,另一个抽屉盛满了一个个厚重的写满了读书心得的笔记本,以及由他撰写的各类调研材料。

  市公务员局副局长王民生说:“晓光同志爱琢磨事、能干事,是基层干部管理工作的一把好手。”

  在汪晓光的主导下,滦县承担了公务员平时考核省级试点任务,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在全市县区中率先推开了公务员在线培训,有关提升公务员考核奖励质量、纪律惩戒实效等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他本人27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被河北省人社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被市委组织部、人社局评为“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嘉奖,并记三等功。

  工作量越大,汪晓光越是兢兢业业,超常付出。

  滦县人社局局长裴秀文说:“晓光同志准成、踏实、认真,交给啥事,不用操心。19年来,他先后配合过6任局长,领导们都认为他‘好用好使’,是个‘好帮手’‘好参谋’。”

  2014年春节刚过,汪晓光便进入了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布置全县政府部门1万多人的考核奖励工作,起草考核文件,确定87个单位的考核基数,分配优秀指标……

  4月份,全县组织招聘教师,汪晓光又把家搬到了单位。从招聘方案、招聘程序到聘用待遇等方方面面,他都事无巨细的予以把关。此外,其他各项工作也要交叉进行,汪晓光几乎每晚加班到12点,甚至连续几天加班到凌晨2点多。累了,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饿了,吃包方便面充饥。

  很多时候,即使回到家中,汪晓光也不能从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妻子想和他谈谈家里的事,都找不到机会。他总是说,让我安静会儿,工作上有些事我还要琢磨琢磨。有时甚至夜里十一二点钟,还在打电话商讨工作。

  去世的两天前,同大家一起研究、部署工作时,他突然满头大汗,语气微弱地说:“我忒难受,有点不行了。”大家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他却摆摆手说:“工作要紧,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短暂休息了几分钟后,又继续奋战。

  在生命的最后1小时前,汪晓光还在与教育局协调沟通,修改完善着凝结了他无数心血的《滦县教师招聘方案》。

  汪晓光走了,他的办公桌上,放着还没吃完的胃药;他的衣兜里,是一张空白的体检表……

  执拗:克己奉公,刚正不阿

  “爸爸,你要坐车走啊……”在汪晓光的葬礼上,当他年仅14岁的儿子跪在“头魂车”前泣不成声时,在场的人心都碎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汪晓光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等有时间了带着母亲、妻儿出去转转,然而这却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汪晓光的生活一直并不宽裕,买车的计划一拖再拖。其实,10多年前,某房地产公司的副经理曾多次请他下海经商:“晓光,我们这目前非常缺人事劳资干部,你现在每月800元的工资够干啥?来公司能给你多出几倍的工资来,考虑考虑吧”。“说实话,我真缺钱,但作为一名公务员,就得干啥吆喝啥,领导既然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咱们就得做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咋能说辞职就辞职呢?”汪晓光就这样拒绝了“发达”的机会。

  他的亲弟弟下岗多年,家里日子同样过得紧紧巴巴,总盼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他给找份好点的工作。可他总是说:“自己家里的事,不能给单位找麻烦。”最终,汪晓光跟同学、朋友借了7万元,为弟弟买下一个小门市经营蔬菜,算是给了家人一个交代。

  在干部股工作19年来,尽管家庭经济拮据,但他从未滥用过自己手中的权力,谋取过一己私利,不该说的不多说一句,不该办的事不办一件。

  “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在办公桌右上角,汪晓光亲笔书写的这8个大字,见证了他坚持正义、无私无畏、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

  在2012年的事业单位招考中,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找他帮忙看看哪个专业报名的人少,以便自己的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报考。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也被他一口回绝。时间长了,大家都了解了他的为人,违反原则的事就没人再找他了。

  每一种细节的东西,于他都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他的“装备”总是很寒酸,衣着简朴得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从未进过专卖店,最好的衣服也不过是妻子从超市买回的几十元一件的打折货品。当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他却一再压抑自己买车的愿望,把不多的工资用来承担双方老人的医药费和生活费。

  平日里对自己万分“吝啬”的汪晓光,却在5·12汶川地震后慷慨解囊。除了在单位捐款以外,还带着儿子到银行给灾区汇款,他一下拿出1000元,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毕竟咱们还有家,他们什么都没有了,比咱们更需要钱。”平时,只要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哪里需要捐款,他总是义不容辞,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用热心和爱心温暖他人。

  4月26日,是妻子的42岁生日,他在祝福短信里写道:“这个日子,你要让我和儿子再为你过58次!”然而,3天后,他却匆匆地走了,带着那么多未竟的理想和未完成的心愿……

  一些老同学在微博上发起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悼文。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老领导、老同事和服务对象在没有接到通知的情况下,纷纷自发前去悼念,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在人们的心中,他并没有远去。他挚爱的那片土地上,分明留有他闪光的足迹!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4:24:0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