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司机,因为与官员走得非常近,而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作为官员贴身工作人员,公车司机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开车。坊间将专车司机比作“服务员、导游员、代收员、情报员与保密员”(据6月12日《新京报》)。
据说,在公车司机圈内有一个“四不”的说法: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按照常理,以司机的身份接触不到领导太多的工作秘密,公车司机这么多的禁忌,恐怕针对的大部分是领导的私事。
换言之,司机的“四不”,正说明一些领导经常会做不希望别人问、不希望别人看、不希望别人说、不希望别人传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机是掌握住了领导的把柄,这和有人偷偷往领导的办公室装摄像头是一个道理。你知道了领导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当然就可以得到领导另眼相看。
这不禁让人想起坊间流传的所谓“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这种段子,重点其实都是后两句。两个人互有把柄在握反而会关系愈加亲近,这看起来荒唐,但确实是实情。所以,一些有把柄被司机知道的领导,才会故意对司机的一些违规行为不闻不问。这样,实际是相当于结成了腐败共同体。
所以,只要领导做的事都禁得住问、禁得住看、禁得住说、禁得住传,相信司机就翻不起多大浪来。比如,没有领导公车私用的那1/3,就不会有司机私用的那1/3;没有领导工作之外的各种好恶,就不会有人先找司机打听;没有领导对下级沿途追上来送的礼照单全收,就算司机暴露行程也没用。
又想起了柏杨说的那个故事:清朝有一个老师和学生感情不错,后来这个老师当了宰相,他的学生因为儿子杀人坐牢找老师帮忙。宰相于是每天叫家丁打着宰相府的灯笼给他学生的儿子送饭。一个月后,他学生的儿子被无罪释放。如果没有上级的权力越界,没有下级对上级惟命是从,家人提谁的灯笼、司机开谁的车又有什么用?
正因为权力可以滥用,司机才可以从中取利。套用一句话说,权力是一个看似完美的鸡蛋,其实上面布满了裂缝。正因如此,才会引来无数个“苍蝇”。“鸡蛋”上面的“苍蝇”当然该挥拍去打,但更重要的还是堵住上面的缝隙。只要权力运行没有瑕疵,司机的工作自然就会变得单纯。(刘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