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莫言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苍蝇·门牙》手稿将在某拍卖公司上拍卖,多位收藏家对此手稿表现出浓厚兴趣。而莫言叫停此事,拍卖公司与藏家赵庆伟、莫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进行磋商之后,决定尊重赵庆伟及莫言的意愿,将该手稿予以撤拍,并将无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据6月11日《京华时报》)。
莫言手稿撤拍,这是件好事情。但是,将《苍蝇·门牙》手稿无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却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也不应该是最好的结果。笔者认为,莫言手稿不应该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因为这不是法律的胜利,更像是三方的妥协。这种妥协,忽视了三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苍蝇·门牙》手稿拍卖涉及的法律问题怎么处理?莫言手稿撤拍了,但《苍蝇·门牙》手稿是如何流入拍卖市场的?这是谁的责任?这两点却不能忽略。当初,莫言希望《解放军文艺》杂志社能通过法律手段处理此事,而杂志社也曾经明确向莫言表示,“该手稿为非正常渠道流失”。这件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颇具代表性,对今后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难道就因为“私了”“妥协”式的捐赠就云消雾散了吗?
第二个问题:《苍蝇·门牙》手稿究竟应该属于谁?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明确。正是因为法律问题的被漠视和淡化处理,所以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弄明白《苍蝇·门牙》手稿到底应该属于谁。之前,出版社曾表示“这些手稿的所有权属于莫言”,收藏家赵庆伟也表示过,“会尊重莫言的意愿,将把手稿捐赠给现代文学馆”。但是,表面看上去,《苍蝇·门牙》手稿无偿捐赠却是“尊重赵庆伟及莫言的意愿”。那么,这手稿究竟是莫言的还是赵庆伟的?抑或是二者共有的?如果是莫言的,就无需参考收藏家的意见;如果是赵庆伟的,那作家也不应该有什么意见;如果是“共有”的,这就让人稀里糊涂了。没个说法,连手稿所有者都没有搞清楚就这样捐献,有意义吗?
第三个问题:今后,类似于《苍蝇·门牙》手稿拍卖这样的事件该怎么解决?《苍蝇·门牙》手稿不会是第一个手稿版权案例,更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前面两个没有处理的问题,这种事情还有可能会发生。今后,再有手稿通过非正常手段流出怎么办?再有非正常手段收藏怎么办?再有类似的拍卖怎么办?本来,这一次事件是个契机,相关法规可以通过这次事件的解决得到完善,进而保护更多人的版权利益。但是,这么一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莫言手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不是最好的结果,貌似给中国现代文学做了贡献,其实却是伤害了中国的作家们。说不定,过几天又会有手稿被拍卖了,他们还得费劲去维权。(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