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迁西打造滦河隆起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4/6/16 9:01:06 | 人感兴趣

开启滦河时代

—迁西县打造滦河隆起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专稿(赵立里 李妙侠 顾大鹏)潮涌滦河,风起栗乡。

  今日迁西,这个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9万的纯山区县,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滚烫的激情,奏响了滦河时代的壮丽凯歌。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业到农业,一个大开发、大跨越的宏伟蓝图全面展开……

  大战略——开启滦河时代

  迁西多山。“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其最真实的写照。山和水是两大资源优势。

  矿山开发,曾经被迁西人引为骄傲。上世纪八十年代,牌楼沟村的一声炮响,拉开了燕山群采铁矿开发的序幕,勤劳智慧的迁西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治山时代”。铁矿资源开发,让迁西县域经济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辉煌,钢铁业和铁矿采选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一跃位居全省十强、全国百强。

  然而,当时代演进到“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如何改变“一钢独大”的产业格局,如何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解决好经济结构不优、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刻不容缓。

  迁西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在做好‘山’的文章的同时,着力做好‘水’的文章。”在新一届县委第二次全会上,县委书记白春明一席话打开了众人纠结已久的心结。

  古老的滦河在迁西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在群山间默默流淌。

  当迁西人重新审视这条滋养了自己的母亲河时,发现滦河两岸有着5万余亩的滩涂资源,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秀美旖旎的生态景观资源,以及底蕴厚重、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赋予了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的深厚内涵。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于调整和优化全县产业布局,高瞻远瞩地提出生产力布局向滦河一线调整、生产要素向滦河一线集中,实施“一轴两厢、滦河隆起、产城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全力“开启滦河时代,推进全面发展”。

  一轴两厢,就是以滦河为主轴,依托滦河沿岸汉儿庄、滦阳、洒河桥、三屯营、白庙子、兴城、旧城、东荒峪、罗家屯、新集、尹庄等乡镇充分挖掘和利用滦河资源,全力构建迁西经济建设的主轴线、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文化发展的主动脉、生态风光的主景区,构筑起支撑迁西未来发展的新型经济框架。两厢,就是由金厂峪、渔户寨、上营、太平寨等乡镇组成的北厢镇域经济群,重点发展铁矿采选、休闲旅游等产业;由新庄子、东莲花院等乡镇组成的南厢镇域经济群,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滦河隆起,就是沿滦河一线,从西到东建设冶金重化工业园区、生产性物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战略新兴产业承载园区等五个园区,形成滦河经济隆起带。

  产城互动,就是按照“一轴六区”发展布局,突出抓好建成区、北岸新区、滦水湾景区、城南综合开发区、城东工业区、城西物流区六大板块,建设山区城镇化样板区,着力打造25公里城市经济走廊。

  城乡统筹,就是坚持城乡互动,构建以“1257”为核心的城乡布局,突出抓好1个城区、2个重点镇、5个中心镇和7个一般镇建设,以县城辐射带动镇域发展,以镇域发展促进行政村建设。

  这不仅是一次发展方向的调整,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升华。开启滦河时代,是迁西着眼长远目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纪选择,是迁西在以矿山开发为主体、林果畜牧为两翼“治山时代”后发起的二次创业,是推进迁西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全面发展、跨越腾飞的必由之路。

  大突破——加速滦河隆起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园区建设作为滦河隆起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支撑,以规划为引领,沿滦河两岸大刀阔斧地调整园区规划,打造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从西到东,“五园互动”的发展格局成为最亮丽的标识。在西部,冶金重化工业园区以津西集团为中心,以冶金重化工业为发展方向,启动实施津西现代装备制造园、钢板桩、超大H型钢和绿色钢构、大方重工CPC等链条延伸项目,打造成千亿级园区;城西物流区以春彤综合物流中心为龙头,围绕服务津西集团等县内外企业,瞄准冶金重化工业物流需求,打造成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在中部,围绕产城互动,加速推进瑞兆激光三期、清华同方、英利太阳能发电、20万吨粉末冶金、北京天华星航软件、北京航天机电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打造成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东部,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方向,大力推进光伏发电、新型板材、球墨铸管等产业,打造成百亿级新型材料产业园区;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占地3万亩,以工厂化生产、高科技产品研发、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成国家级农业园区。

  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个110千伏变电站以及天然气、供水站、主次支路拓宽等工程迅速完工。投资近10亿元的三冶连接线、中东区连接线北段、兴尹西线等8条道路竣工通车;启动大东环路项目,将10余条园区路网有效相连、直通高速,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至此,一个66.8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昂然崛起在迁西大地上。

  栽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各园区成为迁西招商引资最靓丽的名片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成功启动实施总投资106亿元的津西现代装备制造园项目,投资11.2亿元的50万吨球磨铸铁电力杆塔桩制造项目如期开工;投资20亿元的粉末冶金、投资10.6亿元的东泰五金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2亿元的清华同方节能产业园项目、投资15亿元新型环保建材纸业项目、投资3亿元新绿缘生态农业等项目全力向前推进……2013年至今,全县已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429项, 78家企业相继落户园区,产业门类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大手笔——拓展发展空间

  迁西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的发展轨迹中,整座县城居于滦河南岸,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现有城区面积和道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滦河北岸则多为乡村和一块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滦河只是被当做迁西的城外河。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成功启动了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北岸新区建设,逐步打造成水城韵味的展示区、精品建筑的集中区、城市产业的承载区、城市形象的标志区。还乡河路、金顶山路、栗丰街等市政道路工程基本完工,一批商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公益项目相继开工,盛泰家园、新中医院、回迁房等项目开工建设,亨旺综合开发、文体中心、新二中等项目有序推进。同时,以滦河水系景观为轴心,将南岸滨河区与滦水湾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重点推进东湖湾二期、融鑫逸景等项目,在滦河两岸打造彰显特色、秀丽宜人的组团式建筑景观。届时,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矗立在滦河两岸,滦河将成为迁西城区的一条内河,成为城市建设最闪亮的一道风景线。

  为打破“山围水拦”现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大东环路建设,可谓是拉开城市框架的“神来之笔”。该工程起点位于迁西县城区南部,与喜峰路平交连接,向东穿越山岭与迁曹公路相接,终点与栗乡工业园区中区一号路相接。道路全长10.075公里,工程预算投资约1.8亿元,全线按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大东环路的建设,可扩容城市面积1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可供统筹使用的土地更多,市场的容量更大,对周边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以“一轴六区”为城市发展布局,南岸建成区、北岸新区、滦水湾景区、城南综合开发区、城东工业区、城西物流区六大板块,为新迁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蓝图和动力。随着滦水湾5A级景区、城南综合开发区等一批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产业、物流、文化娱乐和绿地公园等设施的建成和完善,未来的迁西,将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山区小城。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逐步发展成为“山水生态城市”。

  大统筹——促进城乡共荣

  按照城乡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迁西积极构建以“1257”为核心的城乡布局,突出抓好1个城区、三屯营镇、新集镇2个重点镇、5个中心镇和7个一般镇建设,以县城辐射带动镇域发展,以镇域发展促进行政村建设。

  把城市的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优势资源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逐步享受和城里人一样待遇。如今,行走在迁西农村,一条条水泥路通往每个村庄,基本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软硬件齐备的中小学校,设施齐全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村文化广场以及文化站、农家书屋……无不让人感受到音符般跃动的愉悦。

  每年实施的十大民心实事工程,把“造福老百姓”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今年,迁西将城乡医疗保障提升工程作为十项实事的“一号工程”,将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慢性病患者门诊的特殊疾病最高支付限额,药费报销增幅达30%左右;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350元提高到400元,这将极大缓解并消除城乡居民“看不起病”,实现“病有所医”。此外,法律援助服务、学前教育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城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保障等惠民实事工程,让城乡群众都从中受益。

  城乡统筹,关键是让农民致富、农村变美、农业更强。迁西突出板栗、滦水、长城、民俗四大资源特色,着力建设北部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中部水韵文化旅游产业带、南部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带,让这些美丽的原生态风景组团走出“深闺”。同时,以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为目标,迁西围绕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15件实事,大力开展美丽生态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杨家峪、马家沟、太阳峪等一大批示范村。既要“面子”好看,又要“里子”暖心,为此,迁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年内将新建示范园12个,发展林下经济27万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3260元,增长11%以上的目标。

  迁西,如一艘开足马力的巨舰,在推动全面增长、实现绿色崛起的大潮中扬帆破浪、勇往直前!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4:25:2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