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群众爆粗口被停职,现场办公不力被撤职,大吃大喝被降级,公车私用被处分……用权的“紧箍”多了,违规的成本高了,稍一放松就可能“摊上事儿”,一不留神就“乌纱”不保。于是乎,有人心生焦虑,有人倍感失落,“为官不易”之类的“吐槽”颇被一些人认同。
“为官不易”,古人早有感慨。为官为何不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能力低下误国误民,当官没有一点敬畏不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当官没有一点精神追求不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心系百姓,嘘寒问暖,当官没有一腔为民情怀更不行。然而,审视当下一些人所谓的“为官不易”,大抵是因为监督严了,惩处重了,当官没有以往自在了;违规操作的空间小了,“油水外快”少了,生活没有以往多彩了;群众的要求高了,工作的压力大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了。这么一对比,对一些人嘴上的“为官不易”就不可不辨了。
“为官不易”,究竟想要怎样的“易”?现在感叹“为官不易”,恰恰说明以前太容易。抱怨当下,无非是怀念过去——“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好逍遥;出行公车伺候,吃喝公款埋单,好惬意;打个招呼,递个条子,规则就要变动,原则就要让步,好威风!至于禁令、监督,从来只有自己要求、监督别人的份儿,没有别人要求、监督自己的时候。由此而言,一些人向往的“容易”,无非是吃喝可以照旧,特权继续享用,违规少受或不受惩处。把不合理的视为当然,恐怕一些官员自己也觉得不妥。
一剔除特权就感叹“为官不易”,一清零超标待遇就抱怨“官不聊生”,看似心态问题,根本还是观念问题。如果把当官定位为安稳享福,甚至追逐个人利益,捞取个人好处,在吃吃喝喝、迎来送往中寻找存在感,在区别对待、享受特权中寻找优越感,在不受监督、违规用权中寻找成就感,就必然在特权日渐归零时心生失落,在监督日益严密时心生焦虑,在惩处日益加重时心生埋怨。反之,真正把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作为宗旨和追求,就会多一份坦然,多一份淡定——因为有些东西本来就不该有,有些东西早就该取消。
古人说“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为官不易”应该是常态。这个意义上的“为官不易”,是官员用自己的不自在换取百姓的自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而目前“为官不易”的一些抱怨、“吐槽”,倾心的不是公共利益而是个人利益,焦心的不是百姓疾苦而是个人得失,只会遭群众白眼。
总之,为官真的不易,种种迹象表明以后将更加不易。身为公仆者,宜且行且珍惜。(张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