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注意防范心脏疾病
(史爱华 刘庄子) 6月21日夏至,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盛夏。高温酷暑天气下,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会使得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的血容量就会减少,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还容易诱发血栓,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二科门诊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梁凤兰提醒市民,夏至时节,预防心脏疾病,要从精神、起居、运动三个方面调养。
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利于气机的调达,人体阳气生长旺盛,脏腑功能协调,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应注意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即“心静自然凉”。
起居调养方面要做到“夜卧早起”。夏季人体对睡眠的需求不同于冬春,适宜晚睡早起,午餐后应午休40分钟以恢复体力。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梁凤兰指出,夏季出汗多,胃液分泌减少,贪吃生冷食物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温热熟食。天热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须加强蛋白质的补充,不可贪吃凉菜、蔬果而偏废谷物、肉食、牛奶、禽蛋类的摄入。
市民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运动,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会导致大汗淋漓。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加重冠心病,也会引起寒湿痹症等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