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战场
专稿 (张静)民以食为天,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不过,我们的舌尖,为此也摊上“大事”,不时遭遇不见炊烟只见硝烟的战场。
翻看中国历史这部巨著,我们不难看到,饭局上危机四伏:“二桃杀三士”“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所以,在古代,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现代社会,舌尖更是难以消停。请托办事,联络感情,商场搏杀,凡有人处,就有饭局,就要靠舌尖冲锋陷阵。“赴国宴并不轻松”说的是国家饭局;“筷子头上谈生意,酒席桌上签合同”以及“喝一杯给一百万”说的是商务饭局;“恋爱是无数个饭局,结婚只是一个饭局”道的是民情饭局。一场场饭局你方唱罢我登场,舌尖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不容易啊!
每一次饭局,其实就是一场棋局,对局者目标明确。饭局上没有硝烟,却是战场;没有杀伐,却有成败。有人说,看一个人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可以洞悉其兴趣、爱好、财富、身份、地位,饭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体系。饭局的意义在于,吃饭事小,出局事大。一个人的饭局很多,意味着几个潜台词:他是一个有很多朋友的人,他是一个重要的人,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
舌尖沦为战场,真是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饭局岁月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