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地图”是服务型政府的极好诠释
2014年,郑州市为了方便瓜农进城卖瓜,在全市设立了500多个西瓜直销点,6月27起开始向瓜农发放西瓜销售点示意图,瓜农可根据示意图选择最近的瓜棚免费入驻卖瓜(据6月27日中国广播网)。
一套有4张A4纸大小的郑州市西瓜直销点的示意图上,将郑州市500多个西瓜直销点的位置用红点密密麻麻标出,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路名、瓜棚的大致位置,既方便瓜农就近选择瓜棚入驻,又方便市民就近买瓜。在“西瓜地图”背面,则印着直销点的具体位置、各区西瓜销售服务电话以及投诉电话。
郑州市政府为瓜农群体提供的服务,能达到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层次和水平,实在温馨又贴心。这,才是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所迈出的可圈可点的一步。如果政府提供的服务,都能像“西瓜地图”这样贴心贴肺,实实在在,那么任何一名群众都会竖指称赞,尤其他们对政府的态度,也会大大改观。
郑州市发放“西瓜地图”的便民利民举措,其实并没有多少难度,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也不是很高。如此,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被各地借鉴、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一再考问政府部门如何处理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中涉及服务的环节、部位,服务的形式、方法等等。现在,郑州市发放“西瓜地图”之举,就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最后一公里”,不在远处,就在人民群众身边,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司空见惯的细琐小事。
政府只要抱定为民服务的思想宗旨,放下身段,眼睛向下,悉心寻找,一定会有类似“西瓜地图”这样的发现和创举,让我们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有更多的极好诠释。
(贾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