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政党风廉政建设
唐山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崔敬东
专稿 作为承担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重要职责的职能部门,市民政局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市纪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着力在完善措施、提高实效上下功夫,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确保各项民政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首先要抓住重点环节,推动民政惠民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是要突破低保监管难点。在市县两级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核查指导中心”,深入开展低保信息数据比对工作,全面规范受理、审核、审批、公示、动态管理、认定条件六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低保审核审批村(居)、乡镇、县区三级公示制度,健全低保对象信息查询机制和投诉举报核查制度,打造阳光低保。二是要建立惠民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加强民政惠民政策宣传,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增强政策落实透明度,重点加强对中央、省、市在社会救助、救灾、扶贫、优抚、养老、殡葬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及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要抓好三个重点部位。监督落实“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议、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督”的村治新机制,推进农村党风廉政“一通五化”建设;健全城市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民主评议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制度,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严肃查处社会组织“小金库”问题,严格追缴违纪款,建立社会组织“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其次要强化监管手段,确保民政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要细化监管制度。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实用的各类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细则。二是要开展专项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联合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认真督促整改,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不触碰“高压线”;严肃查处贪污、挤占、挪用民政专项资金的案件,切实维护民政对象利益。三是要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探索在专项资金发放中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今年要在全市全面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第三要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民政便民利民服务质量效率。一是要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在民政行政审批窗口全面推行“视频咨询”“网上咨询”“网上预审”、预约登记、电话温情提示等服务和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各项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办结率、合格率达到100%。二是要优化民政窗口服务。以反对“四风”、杜绝“四难”及吃拿卡要现象为重点,扎实推进民政窗口单位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组织动员各窗口单位全面贯彻民政系统12类行风建设标准,聚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区、单位特色的服务品牌。三是要廉洁高效推进民生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制度》及建设工程管理相关制度,开展对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市殡仪馆改扩建、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在保证廉洁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