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为民写忠诚
——记丰润区东黄各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向华
专稿 (通讯员 李永合 陈艳)丰润区常庄镇东黄各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果丰硕:硬化一新的水泥路通到了各户家门口;两眼深水井让村民告别了吃水难;昔日的上访老村变成了幸福和谐村……村民们说:“东黄各庄能有今天,可多亏了村书记高向华。他可是大伙儿公认的好干部。”
高向华当过兵,干过泥瓦匠,村民遇到为难着窄的事儿没少帮忙,有很好的群众基础。1997年开始,高向华连续四届当选村主任,2012年又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他常怀敬业为民之心,即使身患重病,仍然尽职尽责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唱响了忠诚奉献之歌。
关爱村民 事无巨细
1997年4月,高向华当选村主任。他主动找村书记沟通,和村两委共同探讨推进工作的良方。“我们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高向华发自内心的一席话,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赞同。
想民之所想,帮民之所需,解民之所难。从此,高向华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践行着群众路线。
东黄各庄是有着2000口人的大村,建一所幼儿园是村民的多年期盼。上任伊始,高向华把幼儿园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可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再穷不能穷教育,想啥法儿也要建起来。”高向华的坚定决心,深深打动了陈国富、刘贵富等几位致富能人,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当年9月,投资8万元的幼儿园正式建成,成为当时原新区第一所农村幼儿园。
1998年夏季,暴雨肆虐。高向华冒着雨、趟着水到各户查看房屋情况。发现一户房屋漏水严重,他主动做通户主工作,帮助转移到村委会暂时居住。雨停了,村民安全度过了汛期,可高向华腿部的烫伤却因浸泡雨水感染,延长了治愈期,多花去药费2000多元。
村民周百兴说:“在高书记心里,群众就是他的亲人!”老党员张茂生摔坏了腿,高向华找到镇里,向区残联申请了拐杖;邻里出现争执,婆媳间拌了嘴,他立即去调解;谁家遇到了困难,他经常出钱出力去帮忙……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高向华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东黄各庄的民风悄然发生了变化,群众的怨气少了,对村干部的满意度高了,上访告状的事儿更是销声匿迹了。
实干兴村 旧貌新颜
“既然大伙儿选我当带头人,我就要干出个名堂来,让东黄各庄彻底变个样!”工作中,高向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2年冬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村里重点扶持的麻龙湾生态观光大棚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向华主动帮助企业申请补贴,谋划发展蓝图。在高向华和村两委的支持下,2008年,总投资1亿多元,集餐饮、娱乐、观光于一体的麻龙湾清明上河图泥塑园开园。凭借“全国首创、世界惟一”的优势,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还让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轻松就业。
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永远是高向华工作的不变重心。2012年,当选村书记后,高向华立即启动安全饮水工程。他主动争得镇里和相关部门支持,先后筹措资金60多万元,新打两眼200多米的深水井,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近万米。为加快进度,高向华起早贪晚地奋战在施工一线,严把质量,督导进度。工程顺利竣工,村民喝上了放心水,而高向华却累瘦了一圈。
村民马永利在村南居住了30多年,以前外出只能走北门,路面还坑洼不平。“现在好了,南门和北门都修上了水泥路,忒方便。”马永利竖起大拇指称赞说。为解决好村民出行难题,1999年,高向华千方百计筹资30余万元,将两条出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在如火如荼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高向华又着手启动了村街道路硬化。此时,村集体已经负债累累,修路资金怎么解决?村主任马志刚当即表态:“向华书记一直为村里的事儿奔波,没少操心费力,给两委干部树立了榜样。我有企业,我个人出钱先垫一部分。”有了村主任的支持,高向华多次跑镇里、区里,终于将修路资金筹集到位。
资金有了,村街道路硬化工程随之展开。很快,新的难题又摆在高向华面前:个别村民不愿拆掉门前的违章建筑,找各种理由阻挠施工。“修路,受益的是全体村民。咱们个人的小利益可要服从村里工作大局呀!”高向华带着两委干部,逐户做工作,动之以情,言之以理,甚至亲自动手帮助村民清除门前的违建。不仅如此,高向华还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高向华的执着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村民,阻工闹事的没了,出资出力的感人场面不断涌现。2013年底,总投资180万元、1.1万平方米的水泥路竣工通车。
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各户家门口,也把高向华为首的两委干部一心为民的干劲深深印到了村民的心里。每次环境整治,大家都主动参与,营造出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东黄各庄村被唐山市命名为“市级生态旅游示范村”。
重病在身 工作不止
在东黄各庄村两委干部中,年逾六旬的村会计周存刚和高向华一起工作时间最长。谈起高向华,他动情地说:“不管是当村主任,还是任村书记,他每天都要到村民中心坐班,亲自处理大事小情。他这是把群众的信任,当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呐!”
18年来,高向华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村里的工作上。过度的操劳,使他疾病缠身。今年3月中旬,经医院诊断,高向华身患直肠癌。此时,正值环村绿化的关键时期。妻子、女儿、外孙女劝他去住院,可他却说:“我的病过几天再治没啥,可春季植树时令性强,任务又紧。咱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更要对得起乡亲们呐!”于是,他上午到诊所输液缓解病痛,下午到绿化现场盯着挖树坑,调解纠纷。仅一周的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环村林带的绿化任务。
医院安排高向华4月1日化疗。“今天,是村里的党员学习日。我组织完会议再去!”高向华的态度,再次遭到妻子的反对。“老伴,我是村书记,70多名党员都在会场等着我呢。咱不能只顾自己呀!”听了高向华发自肺腑的一席话,妻子含泪送他走出家门。就这样,高向华拖着病体,组织党员们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并嘱咐大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把工作安排好后,高向华才放心地住进了医院。
4月23日,高向华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没几天,刚有些精神,高向华就迫不急待地拿起手机,往村里打电话。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夏宁流着泪说:“高书记叮嘱我们要看护好树苗,每天都要有人在村民中心坐班,接待群众来访要热情周到,尽职尽责地把村务处理好。在他心里,总是装着村里忙不完的工作!”
高向华虽然已经出院,仍需要长期在家休养。“都62岁了,又做了手术,干脆退下来得了!”“村里总有干不完的工作,咱自己的身体也重要哇!”面对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善意劝说,高向华却坚定地表示:“有病需要养,这我懂。但村民更需要我。只要身体恢复得好,我还要干下去。旱厕改造即将开始,村里卫生整治不能松懈,绿化美化还要进一步提升。我要努力工作,和村民一起共同建设宜居靓美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