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我和老交大的故事:对唐山交大的回忆
发布时间:2014/7/2 10:36:05 | 人感兴趣

我和老交大的故事 对唐山交大的回忆

  专稿 (罗冀生)我是唐山交大老教授罗河之子罗冀生,现年73岁。我外祖父曾在唐山交大任过教。(罗河教授的岳父为胡壮猷教授,1903年毕业于南洋公学,1905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先后在唐山交大和北京大学任教。——编者注)那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唐山交大校舍被日寇占领的危机时刻,我父亲和大部分师生员工一起内迁贵州平越(现福泉)复校上课。我外祖父搬到北平(现北京)西单报子胡同(现北京民族文化宫对门)工程师联谊会大院居住,我母亲当时正怀着我,和外祖父住在一起。我在北平出生,小时得了先天性耳聋,成为聋哑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不幸。我的幼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我记得在居住的院子里,大殿是工程师联谊会聚会的会议厅,东大门竖立着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铜像。有一次,老保姆带我上街玩时,我亲眼看见日寇军官用拐杖凶狠地抽打人力车夫,又踢翻了车子。当时深深刻在我幼小的心中,至今这一场面仍难忘记。

  我5岁时(1943年),母亲在唐山交大派的一位姓许的大学生陪同下,带着我经过近半个月的长途跋涉,辗转到达贵州平越与父亲相见。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交大租借了民房安置我们居住。1944年,我二弟出生了,因为生于贵州,取名罗贵生。

  我在平越民房大院玩耍时,经常看到很多老鼠,还有蛇出现。有一次,我看到一条长达两米、和胳膊一样粗的毒蛇钻进厨房里的老鼠洞。幸好父亲发现,招呼邻居的三个年轻人过来,抓住这条毒蛇的尾巴拉出来打死了。

  1945年,日寇攻占贵州独山,平越因而告急,交大就地解散,迁到四川璧山丁家坳安顿下来。学校给教师家属盖了6幢简易土房,房顶是稻草的。父亲这时被公派去英国进修。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交大决定迁回唐山复校,让我们家属先到重庆交大联络站暂住数天,学校委托王兆祥老师陪同我和母亲、二弟三人坐轮船从长江出川。经过武汉,在南京下了船。然后我们坐火车到上海,王兆祥老师先坐开滦运煤船回到唐山。学校又派一部分回唐山上课的大学生陪同我们登上美国海军登陆舰回唐山,我们的船经过东海、黄海、渤海到达塘沽。下了船,我们乘火车到北平与外祖父团聚。住了一周后,离开北平回唐山。学校安排我们住在北新三舍。1947年,我父亲在英国进修结束回到交大。

  1948年12月初,人民解放战争正在进行,东北已完全解放,唐山即将解放。交大当局再次决定南迁上海,我父亲坚决反对南迁,毅然留下等待解放。我们先搬到北平外祖父家暂住。唐山解放后,全家回到唐山交大北新三舍居住。父亲主持组成复校委员会,开始接触军代表顾稀同志,军委铁道部正式接管交大唐山工学院(简称“唐院”)后,任命我父亲罗河为学院教务主任。

  我是聋哑人,不能进学校学习,只能在家里自学文化。范治纶教授的夫人刘师葵非常关心我,将我介绍到唐院印刷厂刻写组刻写蜡纸,按家属工对待领取计件工资。

  1958年9月2日,我正在刻写组上班时,忽然看到很多人放下了工作,都跑出去了。刻写组描图员许树屏师傅写了一个纸条递给我:“刘少奇来了,快去看!”我赶紧跑出去,看到很多师生向校大门跑去。我看到一个仪表堂堂、黑发浓眉模样的人站在人群中,仔细一看,竟然是敬爱的周总理!他陪同刘少奇副主席来校视察。师生们欢呼跳跃,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我真想不到中央领导人会来到我们学校视察,心情非常激动,至今那难忘的情景仍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难以磨灭。

  唐院建筑环境非常优美。我家原住在北新三舍,西侧是校友厅,建筑风格中西具备,极具匠心。周围陪衬小庭院,前院有荷花池藤架,池里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小桥边上有喷泉,周边全是绿茵草地。后院有苗圃花房。北院墙里有几棵高大的核桃树,每年秋天有不少核桃成熟掉下地来。我经常在这时去捡那些落在地上的核桃,剥去核桃皮,砸开核桃壳,核桃仁非常新鲜好吃。

  我记得,1950年11月下旬,全国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唐院掀起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写慰问信、捐献慰问品运动。当时是隆冬季节,志愿军战士赤手握枪,冻伤严重,急需棉手套。教职工家属纷纷掏钱购买棉絮和棉布做棉手套,为志愿军解除燃眉之急。6月5日,全院师生员工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开展购买飞机、大炮、坦克的捐献活动,我母亲不仅捐了钱,而且捐出了自己的金戒指。

  1955年10月,苏联专家来唐院帮助教学工作,住在校友厅。听我父亲讲,苏联专家看到板栗,很好奇,吃了一粒,赞不绝口,感觉味道太美了,问板栗长在什么地方。他们从未见过!大家都哈哈大笑。

  1952年我家从北新三舍搬家到西新一舍乙住,1967年“文革”时期,我父亲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残酷迫害。1971年“9·13”事件发生后,工人宣传队宣布为我父亲平反。

  我很喜欢足球,经常在南操场观看足球比赛,认识了唐院足球队队长王成。他于1957年毕业离校后,经常与我通信,对我自学文化有很大帮助,是我的良师益友。他曾担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工程师,已退休。还有一位同学傅振廉,是技术全面的优秀足球运动员,1961年毕业离校,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也已退休。我们经常通过手机短信交流,谈论国家足球队、国际足球赛事。

  我和唐院有不解之缘,从1943年开始,跟随交大去贵州平越、四川璧山丁家坳,辗转回到唐山,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运动、“三反”运动、反右派运动、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在唐院生活了整整68年,如今仍住在唐山留守处三分部交大楼。

  我父亲罗河于1988年10月14日因心梗去世,按父亲遗嘱,我们兄弟三人将父亲的骨灰送到北戴河撒在大海里安葬。我的这些点滴回忆,献给留在唐山的交大亲友们,献给我惦念的西南交大,我衷心地祝福交大人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作者罗冀生系罗河教授之子)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6 18:45:00,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