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
——中国五冶北方(唐山)分公司佳华及开滦中润项目部走笔
专稿 (记者 杜庆君 通讯员 赵佩)立夏过后,室外气温达到32摄氏度,担任海港开发区佳华煤化、开滦中润煤化工检修重任的中国五冶集团检修北方(唐山)分公司(简称五冶检修)项目部的一线检修工依然头顶烈日,奔忙于纵横交错形如迷宫般管道的检修现场,为确保唐港区重点项目设备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检修工被业内人士称为“设备医生”,而对于中国五冶集团检修北方(唐山)分公司负责唐港区的两家大型企业检修人来讲,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转的责任使命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设备检修非小事,一旦出现问题导致停产其损失难于估量。基于这种理念的认识,驻守港区的五冶检修承担佳华煤化及开滦中润两家大型国企的几百名检修人员,从工程技术人员到设备点检员,以及机修、电气焊工们,无论是高温烈日,还是酷暑寒霜,一年365天坚守在一线岗位最前沿忘我奉献。
6月24日,记者走进“佳华项目部”净化焊接班见到了这些普通的劳动者,40岁的刘锋和来自四川、河南、重庆、唐山等地的检修焊接工成员脱下已经湿透的包裹严实的外套,擦完脸上的汗水说:“每天到现场检修焊接管道漏点,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即便三伏高温天,室外气温加之管道的40多度炙烤,大家也一直坚守岗位,将隐患彻底排除,‘佳华’煤、气管道穿插相交长约数十公里,高温下,检修工有时还要登上十几米半空管道处实施焊接,盛夏里,检修工室外工作每天个个都变为水人了,但好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随后,记者一行跟随电气点检员王会德、秦凯来到“佳华”检修项目部洗涤泵房巡检,全副武装的点检员身跨装有测温枪、测震仪、听音棒等专用工具,穿梭于震耳欲聋的泵机房,王会德走走停停,一会拿出测温枪,一会掏出听音棒,聚精会神附耳聆听泵机内齿轮的轰鸣。擦去前额的汗珠后,检修点检员王会德说:“可别小瞧这些特殊工具,他们可以帮我们严把设备故障检修关。”身背这些“宝贝”工具,点检员一天要走几公里的厂区管道路,一条枯燥熟悉的路,从春走到冬,十年间差不多也有半个长征路了。离开“佳华”来到五冶检修承揽的开滦中润公司检修项目部备件库查看,“准军事化”以及标准的国际化管理让人钦佩。电机、减速机等设备有序码放,干净、整洁的环境,让记者对五冶检修公司的规范管理肃然起敬。
采访中,记者在与中国五冶集团检修北方(唐山)分公司负责人晏有为交谈时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从事冶金、煤化工等工业设备故障维修与技术改造,十年前落户海港开发区,当初只有82人的项目部现已遍布北方地区多省市,扩容至800余人,几年来,经过全体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随着国家对北方工业基地的振兴,先后承接了唐山佳华、中润煤化工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公司、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承德中滦煤化工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共八家单位的设备检修工作。5月初,佳华炼焦二期4#焦炉回炉煤气管道与预热器相连的横管底部出现煤气泄漏,管道底部多处腐蚀,严重影响生产及人员生命安全,五冶检修佳华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对管道漏点进行应急全包补焊堵漏处理,圆满完成对炼焦二期4#焦炉回炉进行煤气管道补焊作业;中润煤化工园区自2004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年产22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10万吨苯加氢、30万吨焦油的产能,成为了河北省煤化工的领军企业。同月,由检修开滦项目部承接的唐山中润煤化工炼焦分厂1#拦焦车导导焦栅更换工作按计划实施,整个施工共用时14小时,一次性试车成功。
高温天,记者随行体验了解基层一线检修工点检员及电气、焊接岗位人员的工作状态,看到在没有空调、电扇呵护下的一线工人们,游离在道道焊花闪烁的空间,穿行于机械轰鸣的“战场”,将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零距离”的萌芽状态,用汗水书写出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坚守,由衷感受到一线检修工们的平凡与伟大。劳动创造美丽,中国五冶集团检修北方(唐山)分公司的员工在参与唐山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助推器”作用,更为唐港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