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战旗涛头立 融合发展当尖兵
—访唐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费立志
特约记者 郁立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强大,人民日益富足,中国正在和平的环境里逐渐崛起。然而,和平年代里,我们依然不能放松战备意识,更应加强战备,防备战争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7·7”警报试鸣到来前夕,本报特约记者专访了唐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费立志。
记者:费主任,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人防的性质和职责?
费立志:市人防办是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市政府主管人民防空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人民防空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落实人民防空要求情况;依法对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的人民防空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人民防空(民防)组织指挥工作;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防空防灾宣传教育;人民防空经费和资产管理工作;城市防空袭工作等等。
记者: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唐山人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费立志:1976年唐山大地震,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城市功能陷于瘫痪。危急时刻,唐山人防充分发挥平战结合功能,利用人防有线通信网络,立即开设20门交换机,架设了市指挥部与驻军及市直各部门的通信网络,第一时间打通了市委、市政府与各单位的信息通道。同时,利用防空地下设施安置灾民,为部分灾民提供了基本生活应急保障。
记者:目前,唐山人防建设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
费立志:近年来,唐山人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机关“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以“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为目标,忠实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救援”三大使命任务,全面建设水平位居全省人防系统前列,2010年被命名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集体,2011年被命名为全国人防工程体系防护和管理先进单位。总的说来,一是全市人防组织指挥基础设施建设和自动化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市级人防基本指挥所、后方指挥所、预备指挥所和机动指挥所“四位一体”的指挥平台。二是审批、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的人防工程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市中心区等几个大中型人防骨干工程,成为民防结合的典范工程,中心城区人均人防工程1平方米,全市建成人防工程质量合格率、工程完好率保持100%。三是平战结合效益明显提高。人防工程作为地下商业场所和停车场广泛使用,为服务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和平年代为什么还要加强人防建设?
费立志: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目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繁重艰巨。人民防空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又是遏制战争的重要手段。加强人防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准备,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人民防空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战时,而且在平时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结合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开发的人防工程,具有良好的平战结合功能,既有利于人民防空的长期准备,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开设餐饮、旅游、商场、仓储、停车、医院、娱乐等经营设施,为繁荣市场经济,提供就业岗位,方便群众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请您谈谈防空警报试鸣的意义和目的?
费立志:战时防空警报是有效地组织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的基本手段。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当地民众之所以能够躲过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空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拥有良好的防空警报系统,能够将敌空袭信息及时、准确地报知民众,使广大民众能够安全进入人防工事进行防护,从而减少了战争伤亡。建设完善、准确的防空警报预警体系,在战时人民群众就能够根据防空警报信号采取隐蔽和撤出隐蔽的行动,减少人员伤亡,保存战争潜力。在平时,防空警报系统还担负防震、防汛、应付突发事件的报警任务。适时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其目的:一是检验全市警报网的建设和维护保养情况;二是让广大市民熟悉和掌握防空警报信号,采取应急疏散和紧急避险等措施,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选择每年的7月7日进行警报试鸣,就是警示人民群众勿忘国耻,增强国防观念和居安思危意识。
记者:在宣传教育方面,近期还将有什么重大举措?
费立志:人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人防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使他们掌握了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2014年,唐山人防将依托启新老厂区早期人防坑道工程,启动唐山人防宣传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将之打造成一场向市民奉献人防知识的嘉年华,一个创新宣传方式的示范工程、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和展示人防形象的窗口工程。
记者:您能谈谈推进人防工作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吗?
费立志:主要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地下空间开发,集约节约用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单纯靠扩展占地规模和构建高层建筑、高架道路来拓展空间,已不能满足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集约节约用地,实现城市空间立体化拓展,是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人防工程仍是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形式。去年,全市批建防空地下室5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了789亩的建设用地,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增加了城市容量,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此外,我们还可利用人防工程,建设纳凉送爽场所,为群众夏季休闲提供清凉去处,改善生活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二是有利于提质城市建设,缓解“城市病”。随着城镇规模的日益扩张,城市发展面临“交通拥堵、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的严重压力。结合人防建设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交通拥堵、方便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去年,我们通过建设人防工程,提供停车位2545个,对解决停车难问题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建设的单建式平战结合工程,均承担了道路改造、绿地建设、市政设施修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提升了城市品质。三是有利于扩大投资,助推经济发展。人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投资具有重要作用。据测算,每建设1平方米人防工程可拉动投资3000元到8000元。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人防工程+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开发模式,在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繁荣经济,带动就业方面作出了贡献。以去年为例,全市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年创产值(营业额)1亿多元,新增就业人员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