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积极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体系
(张洪鹏、王学丽)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滦南县进一步整合资源、创建平台,着力建设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便民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健全各级便民服务平台
这县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积极推进“县行政服务中心、镇局(街道)便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各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最大限度向中心窗口放权,把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集行政审批、资源交易、便民服务、投诉处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各镇(街道)、未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的,都在机关入口显著位置,确定场所、明确标识,设立便民服务站,为办事群众提供接待引领、服务事项联系对接等服务。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每天有村(社区)干部、包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证照代办、业务协办、矛盾调处、信访代理等服务,发挥好联系服务群众基层堡垒作用。
同时,这县以创建智慧城市为载体,整合110、120、119报警系统,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以及数字城管、数字交通等信息服务资源,打造社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完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
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县四大班子领导蹲点联系群众,每人联系1个镇(街道)、1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1个老区村、1个贫困户、1个民营企业、1个重点项目。县直和镇(街道)班子成员对口联系群众,每人每年确定1个基层单位和3个以上服务对象。从机关干部中每年选派后备干部到农村、信访、招商等工作一线锻炼,时间不少于3个月。在承担执法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中推行“连心卡”,保障联系畅通,提供便捷服务群众。组织共产党员开展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拓宽服务内容。
建立重点项目全程代办机制。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高效优质、全程服务”的原则,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县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及其他重点项目,从企业注册、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制度。
健全完善群众评价监督机制。实行项目业主评价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机制,采取现场评价、网上评价等方式,使对政府职能部门实现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在农村以村务管理监督“一卡通”为载体,深化党风廉政监督“一通五化”工作机制,实现干部教育常态化、村权监督规范化、“三资”监管电子化、民主监督系统化、矛盾化解网络化,发扬民主、促进干群联动。同时,建立周信访工作日机制,将每周六固定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信访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