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助人的维族青年阿不都外力·吾布力:
“孩子的笑脸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专稿(本报记者徐喆)每个清晨的太阳都是最美丽的,它带给人们希望,带给人们心情舒畅。7月8日,阳光洒满唐山市综合福利院。维吾尔族草根慈善家阿不都外力·吾布力带着他的爱心礼物——20个书包、20套衣服和5箱水果,来到唐山市综合福利院奉献爱心。
孩子们一看见阿不都外力就开心地笑了:“叔叔又来了。”看着孩子们露出的笑脸,阿不都外力也笑了:“今天是我37岁生日,孩子们的笑脸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面对淳厚质朴的阿不都外力,唐山市综合福利院院长表达了敬意:“谢谢手足情深的维吾尔族朋友,你的善举实现了汉族小朋友开学拿到新书包的小小心愿。”
“前段时间,阿不都外力给孩子们捐了5500元,今天又给孩子们送来了书包、服装和水果,真是挺感动。”唐山市综合福利院管理办的佟立敏道,“阿不都外力的善举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帮助,也为民族团结作出了示范,他的爱心善举温暖了全社会。”
今年37岁的阿不都外力出生在新疆库尔勒焉耆县四十里城子的一个农民家庭。阿不都外力10岁时,家庭发生变故,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辍学出来给人放羊。阿不都外力说,他整整放了5年羊。直到15岁时,他来到库尔勒寻找生计。在餐馆当学徒、学做饭、开干洗店、开餐馆……在跌跌撞撞中长大的阿不都外力,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他为了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在他有一定能力后就开始帮助别人了。2000年的冬天,阿不都外力在街上看到一个被人殴打、受伤严重的16岁左右的维族少年倒在地上,无人理睬。于是阿不都外力上前把少年扶起并立即送往了医院。救治这个受伤少年需要2000元的医疗费,可少年身无分文。曾经艰苦的成长环境让阿不都外力深深地感受到人在困难时刻渴求帮助的心理。当时,阿不都外力还在给人打工,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元,但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积攒的1500元钱,又向朋友借来500元钱,为少年支付了医疗费。从那时起,阿不都外力走上了慈善之路。
“帮助有困难的人,我不后悔。”在某高校开餐馆时,他就通过减免饭费的方式资助高校学子。2004年,阿不都外力通过媒体看到成龙在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进行慈善活动的报道,被深深感动。于是,他开始有计划地资助困难家庭、失学学生、孤寡老人。
2010年春天,阿不都外力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15岁汉族男孩范子扬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行走能力的报道后,就辗转找到他家,拿出了身上的1000元现金给范子扬治病。后来阿不都外力又不断筹集善款,帮助范子扬治病。2013年7月,阿不都外力将在唐山卖烤肉积攒的2万元钱通过唐山市慈善总会捐赠给了范子扬。“范子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他尽快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走路。”又一次收到阿不都外力的捐款时,远在新疆焉耆县的范子扬母亲焦玉丽流着泪说:“阿不都外力捐助的2万元钱,让扬扬离手术又近了一步。扬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走路上学,能去看看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尤其是阿不都外力叔叔。”
十几年来,阿不都外力尽他所能,已资助了上百人。在他的家乡,阿不都外力被人称为“爱心厨师”,也是乌鲁木齐慈善总会爱心爸爸的会员。
阿不都外力在进行慈善的过程中发现,他个人的救助能力只是杯水车薪,他十分渴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从没想过放弃,生命不息,慈善不止。”
阿不都外力现在在我市51号市场和汉族朋友合伙开烤肉餐馆。他信心十足:“我能开餐馆,不愁赚不到钱,我会加倍努力工作,经常探望唐山综合福利院的孩子,多献爱心,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同时,也争取凭自己的力量早日建一所希望小学,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