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驴友“冈仁波齐转山”之旅20
山在那里,死神也在那里

专稿(记者杨文进) 我们在珠峰大本营游览时,遇到难得的晴朗天气,得以尽情地遥望无遮无拦的珠峰峰顶(如图)。负责守卫的一位武警战士说:“今天天气好,昨天上来的人都没有看到峰顶。”
山脚下一片开阔的河滩就是珠峰大本营,几十顶帐篷扎在平坦的河滩里。毕竟身处海拔5200多米的地方,走急了会气喘吁吁。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登山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攀登,还在于那种远离都市的宁静,那种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真诚,那蕴含在天地间原始质朴的美……登山原本是人类渴望回归的行为,许多人去登山正是为了寻求现代社会里人类所错失的东西:诸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诸如人的思维的简单平和,诸如名利欲望的淡泊。
4月18日,珠峰南坡尼泊尔境内发生了雪崩,16名夏尔巴族向导遇难,据说中国和尼泊尔都暂停了这个登山季登顶珠峰的计划,不知道这些帐篷里面的人在等待什么。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6月,全球共有6322人登上了珠峰,但也有330人因此丧生,死亡率为5.2%。因此说,山在那里,死神也在那里。
登顶珠峰,是登山爱好者们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和荣耀,但也可能被各种念头所牵绊。每一位攀登者都应清楚自己所能付出的代价。记者从网上查到,一位登山发烧友为了登顶珠峰,提前做了一年半的准备:每周两次10公里长跑,周末爬山拉练,每次30公里至50公里。登山前,他花掉了30万元积蓄:给登山公司3.5万美元,公司负责装备运送,提供领队、高山厨师、协作;购买登山装备花掉数万元,包括在海拔5000米、7000米、8000米穿着的服装、鞋子,以及氧气罐、保暖内衣、羽绒服……
作为一项探险运动,登顶珠峰需要“门槛”——中国登山运动管理部门要求,申请攀登珠峰者,必须要有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的经历;而申请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则要有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的经历。
一般人单次攀登珠峰的大概花费是每人20万元,但是很有可能在山下待了一个月,啥也没干,20万元就没有了。当下,为了满足普通人的征服欲望,一些部门开展的商业登山活动渐渐火起来。
所谓商业登山,就是登山客户支付费用给探险公司,探险公司负责山上的一系列服务,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够钱来补”。可以说,如果经费充足,甚至可以雇人把你抬到山顶。目前,从尼泊尔登珠峰的商业报价一般在4万美元至6万美元。2010年,我国一家公司的收费是每人25万元,2012年涨到28万元,而2013年的报名费用已经高达30万元。
另外,想要成功登顶珠峰,还需加上登山的装备、器械,以及相关的培训费用,一个个商业登山的“门槛”攀登下来,到达珠峰动辄七八十万元。登顶装备主要包括高海拔登山靴、连体羽绒服、帐篷、氧气瓶,以及帽子、手套、背包、保暖壶和烧水炉等配件,估计约3万元。
晚饭前,我们回到帐篷旅店。洛桑在吃饭时明确告诉我们,水是从远处取来的,不能洗脚、洗脸。这里几乎所有的旅店都在经营蜜蜡、绿松石、藏刀、玉石等,还可以进行原始的“以物易物”,旅游者把不愿带回去的羽绒服等与藏民的这些物品进行交换,但记者认为应该牢记的一条原则是“买的不如卖的精”,随后发生的几笔交易也证实了这个判断。
帐篷中的火炉里是熊熊燃烧的牛粪,帐篷内温暖而令人慵懒,洛桑把两床被子叠成筒状,记者睡在里面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