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3日,国家民政部一纸“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保障”的政策,引发热烈反响,广获称赞。今年7月8日,72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成为首批惠及对象。被南京市纳入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每月发放2000元困难补助。
在抗战胜利近70年之后,对于这些曾经“共赴国难”的抗战老兵,给予必要应有的社会保障、优抚照顾,实乃整个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囿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管理疏漏,不少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却常常陷入各种困顿之中,或是在生活待遇上缺乏社会保障、难以享受应有的优抚待遇,或是在精神情感上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尊重和关爱。
对于这些国民党抗战老兵来说,我们亏欠的太多。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上至中央下至普通民众越来越能够客观公正看待国民党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如今,民政部文件的出台,南京市政策的落实,这种迟来的关爱,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历史的温情,不仅意味着他们将在生活物质层面能享受必要的社保福利、优抚待遇,也预示着,他们能在精神荣誉层面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应有承认、尊重和抚慰。
历史车轮已辗过烽烟与尘埃,今日中国正行进在中国梦的征程上。在对待国民党抗战老兵问题上的态度,不仅关系到共产党的胸襟,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良心。国民党抗战老兵在抗战时毕竟发挥作用,于民族有功。同时,实现民族复兴亦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因而关爱国民党抗战老兵,既是一种民族良心,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为国民党抗战老兵做得更多。
(王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