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发起“十大好男人”微博票选活动,根据目前的投票情况,刘德华、周杰伦、吴尊、黄海波、黄磊、林志颖等艺人入围。其中,黄海波入围引发热议,部分质疑其没资格,也有网友力挺他是好男人(据7月16日《新快报》)。
曾几何时,“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这句话很是流行。但看样子,今后这句话要改改了,说不定会变成“好男人就是你,好男人就是黄海波”。这并非玩笑,而是一个很有可能会流行起来的新娱乐话题。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炒作的因素,甚至这种炒作因素起的作用还很大。但是在我看来,“好男人黄海波”里面所蕴含的主题,除了炒作,更多的其实还是一种娱乐反讽精神,大众的娱乐反讽精神!
“反讽”这个词汇,在今天已经有了新的意义,并非是简单的修辞。关于反讽,这里我想引用一段国外的一种说法,来说明它在今天的意义。普林斯顿大学法语教授克里斯蒂·沃波尔在《纽约时报》上说:“对于许多美国‘80后’‘90后’来说,反讽是日常生活要面对的主要模态。反讽是对批评的防御。反讽人生也一样,它是最自我保护的形式,使人能够躲避责任。反讽地活着就是在公共生活中藏起来,它拐弯抹角、逃遁。”这就是生活中的反讽。
而我所说的娱乐反讽,则是用娱乐话题、娱乐方式和娱乐态度作为反讽的途径。用克里斯蒂·沃波尔的说法,就是在娱乐中“隐藏”,在娱乐中“拐弯抹角、逃遁”。娱乐本来是大众消遣的工具,轻松一下、玩玩而已。后来,随着娱乐综艺节目的兴起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有些痴迷。但经的多见的广了,发现这个娱乐不过如此,于是又重新回归到玩玩的轨道。但是“进步”的是,人们开始学会用娱乐的态度,或者借用一些娱乐话题,去抒发一些比较严肃的情感,甚至去讽刺一些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于是,随着各种搞笑段子的流行,一些近似于荒诞的娱乐话题的出现,娱乐反讽精神大行其道。
所以在我看来,“好男人黄海波”,是娱乐反讽在国内发展到现在的一个杰作。今天我们对于黄海波的争论,是永远没有最终结果的。你可以说他不潜规则女演员,不勾引女粉丝,不背叛自己的妻子;但你也可以说他违法,说他不自重,说他误入歧途。两种观点,谁都无法说服谁。但不可否认的是,黄海波的确可以作为娱乐界乃至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的一个“反面”,或者叫“另一面”。甚至,黄海波完全可以成为讽刺某些人或事的工具。如果从某几个角度讲,男人有好与坏之分的话,那什么样的男人是好而什么样的又是坏呢?而大众不满的坏男人以及从中延伸出来的社会现实,其实就是黄海波的“另一面”。这样一来,“好男人黄海波”这个概念里就蕴含了太多的含义。这种以黄海波的名义展现的好男人精神,不过是借黄海波这个娱乐话题人物,用娱乐的方式,用娱乐反讽的精神,在讽刺一些大众所厌烦的东西而已。
“好男人就是你,好男人就是黄海波”,这句话并不好笑。有时候,大众喜欢盲从;可有时候,大众也有智慧。像这一次,除去炒作,“好男人黄海波”其实是一种娱乐反讽精神的体现,仔细体会的话,其中的味道可谓百味杂陈,这和当年超女的疯狂投票有着大大的不同。不信的话,慢慢体味吧!
(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