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农民蛋壳上雕出精彩世界

图为黄占奎和他的蛋雕作品。记者 赵亮 摄
( 杨文进) 70岁的丰润区沙流河镇杨家屯村农民黄占奎,用一双干惯了农活的粗糙大手,以刀片为笔,在只有0.2毫米厚的蛋壳上精心雕琢出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作。
记者日前来到黄占奎家,看到蛋壳上刻有精美细腻的开国元帅像,构思巧妙的八仙过海,形象逼真的福娃……每幅作品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黄占奎说,他十几年前在电视里无意中看到一档介绍蛋雕的节目,感到好奇,自己也想试试。于是,有着绘画功底的他找来钢锯条制成简易刻刀,开始专心致志地搞起蛋雕创作。
“这是我的第一幅作品。”黄占奎指着一个齐白石肖像蛋雕告诉记者,“因为以前画过齐白石肖像,所以对他的肖像特点比较熟悉。”黄占奎先用铅笔顺着蛋壳的圆弧绘制图像,然后用刻刀按照素描的纹理进行雕刻。与一般初学者不同,黄占奎在第一次雕刻过程中并没有大的失误。他的细心与灵巧令他在手法的运用和力度的掌握上很快摸索出了规律。每刻一刀都平心静气、细致入微,只用了一个星期,他的第一幅作品齐白石肖像就问世了。一枚小小的蛋壳上,大师头像栩栩如生,不仅两眼炯炯有神,就连胡须都层次分明。
初尝到成功的喜悦,黄占奎便一发不可收。他先把感兴趣的题材收集起来画在鸡蛋壳上,再用刻刀慢慢雕刻。经过多年苦练,黄占奎的蛋雕技艺日渐娴熟,十几年来已经雕刻了上百件作品,每一件都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搞蛋雕创作,黄占奎挑选鸡蛋有着自己的门道。要选颜色较深、富有光泽的鸡蛋,这样的蛋壳有韧性且薄厚均匀,雕刻后蛋壳本身的颜色与刻面的色差会更好看,画面也更容易产生层次感。雕刻前处理蛋黄、蛋白也很讲究。黄占奎用针管在鸡蛋“大头”一端扎个小眼儿,然后把里面的蛋黄和蛋白吸出去,再用清水洗三遍,之后用酒精消毒,以免蛋壳变质或长虫。
如今,黄占奎的蛋雕作品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人慕名前来购买。“我就是爱好。现在搞这个的很多,我没什么特别。”黄占奎谦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