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公务员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学习、培训。然而,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少官员成为社会上一些“天价”培训班的主要目标。一些动辄数十万元学费的培训班已畸变成某些官员打造人脉圈的“名利场”与“资源聚集地”。(来自新浪新闻)
据统计,目前国内主营高级工商管理培训并打着“高官班”的牌子招徕企业家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有百余家,学费昂贵,2013年排名前十的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学费最低也要36万元,最高的近70万元。我们试想,我国目前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根本负担不起“天价学费”,那么参加培训的官员的培训费是由谁买单的呢?
据调查发现,官员就读EMBA的学费来源有三种方式:官员自己承担、所任职单位承担和商学院减免。而事实上,官员自己承担学费就读EMBA几乎没有,而只有推荐3名企业家学员,官员的学费就能减免。这样必然促进官员们发展自己的“小圈子”,而企业家也是有利可图才会和官员们多发展“同学关系”,还有谁是真正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而参加培训的呢?
在笔者看来,官员们打着“学习”的旗号参加的“天价培训”,这个领域应该成为下一步反腐败需要清理整顿的“死角”。“天价培训”不仅“腐”在“天价”上,而且还为官员“预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好听点是“政商联姻平台”,说难听点就是给权钱交易提供机会。使之前官商之间冷冰冰的办事关系,偷换成了温情脉脉甚至还带点“青春色彩”的同学关系,无疑为各种权钱交易洞开了方便之门。
然而,这样的“天价学习”背后,无疑也有着一条利益链条。无论是学校还是官员、企业家,都有无形或有形的收益。而其中的利益受损者,正是官员公权力所对应的公共利益,或许还有整个社会健康诚信的风气。为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做好调查,严查其个中关系,不能使“干部培训”成为官商勾结的障眼法,不能使“天价培训”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动成为中央反腐风暴的漏网之鱼。
(春水煮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