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威马逊”重灾区文昌市翁田镇出现发霉面包、蛋糕等变质食品作为救灾物资,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21日在超强台风“威马逊”防御和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向灾区民众道歉,“这是我们民政厅的责任,因为这批物资是由民政厅送去的。”并表示民政厅成立的工作组正在深入调查,待查清真相后再向媒体公布。
救灾物资承载着捐赠者的爱心,凝聚着捐赠者的希望,这些救灾物资有可能成为灾区人民生存的保障,生命的延续,为什么紧急救援物资会发生霉变? 2008年4月28日国务院下发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捐赠人捐赠的食品、药品、生物化学制品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受赠人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时,应当确认银行票据,当面清点现金,验收物资。”“受赠人应当与捐赠人签订载明捐赠款物种类、质量、数量和兑现时间等内容的捐赠协议。”也就是说,层层程序把关之下过期食品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捐赠物资的。救灾物资的屡屡“霉变”给地方各级救灾物资管理部门的责任心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希望每一笔救灾物资都能公开透明地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从救灾物资的管理、分配、发放、存储等环节入手,克服相关部门衔接不力、监管不力等问题,做到严格管理、统筹发放、及时发放,有剩余物资及时调配到其他灾区,不浪费每一份爱心。建立谁接收、谁审查、谁监管、谁发放的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有关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全国人民奉献的爱心尽快的送到灾区,让灾区人民在灾后能尽早地过上正常的生活。
(鲜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