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访志愿军老战士马勋: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图)
发布时间:2010/10/2 8:59:59 | 人感兴趣

亲历抗美援朝战争
——访志愿军老战士马勋

  王振生/摄

   濛濛细雨中,记者一行人在乐亭县干休所见到了志愿军老战士——马勋。60年前,年轻的马勋随着部队渡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60年后的今天,81岁高龄的他身康体健,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虽然已经过去了60年,但战场上的事依然在他脑海中留有深刻印象,难忘朝鲜,难忘那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跋山涉水赴前线

  马勋,1929年9月出生在乐亭县一个贫穷的农家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饱受战争之苦,于是立志参军解放和自己一样的乡亲们。1947年,马勋如愿以偿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许多战斗,并于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1951年6月,马勋所在的67军奉命入朝参战。当时马勋任67军201师603团3营8连排长。

  马勋是夜间坐着火车通过的鸭绿江大桥,天亮前赶到新义州火车站。下车后,他随部队马上开进深山隐蔽,短暂休整后,就开始了长途行军。为了不暴露目标,部队只能夜间行军,而当时正值雨季,山路崎岖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非常危险。长时间的急行军,使得很多战士脚上都打了泡。“我一到宿营地,第一件事就是用小桶烧水,替他们洗脚,把泡刺穿,否则,他们晚上就无法行军。由于长时间不洗衣服,我们浑身都是虱子,休息时,解下绑腿布抖一抖,就会掉一地。”

  白天,敌人的飞机在马勋他们的头顶盘旋,进行侦查,发现蛛丝马迹,就是一顿轰炸。有时,一个炸弹下来,我们就有十几个战友被炸倒。“为了吸引敌人飞机的注意,不让其发现我们的大部队,有的战士就爬到山顶,向飞机投射手榴弹,有时还真能炸到它。哈哈……”说到这儿,马老兴奋地笑了起来。

  虽然条件艰苦,但前线正在打第五次战役,急需马勋他们的部队增援,他们行军速度不能减慢。“我们经过一个月的艰辛跋涉到达前线,参加了战斗。”

  难忘118高地阻击战

  1953年夏,为了配合板门店谈判,志愿军总部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团首长命令马勋所在的3营首先夺取敌人控制的118高地,它是进攻119和609.1高地的必经之路。当时敌我双方有个协定,谁占领609.1高地,在划分军事分界线时,没有占领的一方后撤10公里,因此118高地对敌我双方十分重要。(以下为马勋口述,记者整理。)

  118高地工事坚固,防御设施齐全。7连经过一夜的激战,歼敌百余名,迅速夺下118高地,但自己伤亡比较大,于是我连冲上高地换防。我们在阵地上不分昼夜地抢修工事。失去阵地的敌人,3天后纠集了4个连和一个工兵排向我们进行了猛烈的反攻,被我们顽强地打退了。随后,敌人改变战术,先用强大的炮火将我们的表面阵地摧毁,接着步兵跟随坦克冲锋。这一招,也被我们打退了。

  后来,敌人开始隐蔽进攻。那天半夜时分,我在岗哨查岗时,发现了几个戴钢盔的黑影,我想:不好,可能是敌人偷偷摸摸干掉哨兵摸上来了。我大喊一声:“是谁在那里站岗?”话音未落就见两枚手榴弹扔了过来,我急忙跳进战壕,只听两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我一边大喊着:“敌人摸上来了,同志们开火!”一边端起冲锋枪,向敌人冲去。战士们也马上拿起武器和敌人打了起来,经过一阵激战,敌人逃下山去。可敌人不甘心失败,紧接着又一次疯狂反扑。突然伴随着两声巨响,一股腥臭味儿扑面而来,“不好,敌人放毒气弹了,同志们快带防毒面具。”可是,只有我们7个人及时戴上了防毒面具,其他战士包括副营长、连长和指导员都被毒气熏倒了。我们7个人下决心一定要守住阵地。

  我先用信号弹向上级报告了阵地情况,请求支援,然后开始和敌人激战。我们将上千发手榴弹不断投向敌军,随后阵地一片静默。敌人以为我们都中毒了,有一个敌人从机枪射击孔里观看我们的情况,被班长李富发现,他一把采住敌人的头发,将其拉入坑道。通过审讯,我们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这对后来我们守住118高地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坚守到援军赶到,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歼敌400余名,我们也付出很大的代价,牺牲了不少战友,但我连光荣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守住了阵地。这次阻击战,我连荣立二等功。

  马勋在朝鲜一直打到停战协议签订,后又在朝鲜休整了一段时间,1954年9月,他随67军回国。回国后,马勋在青岛驻守了很长时间,后来回到了故乡乐亭县,1982年离休。离休后,马勋也未闲着,一直在干休所里帮忙。“我身体好,我愿意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最近这两年马勋参加了乐亭干休所组织的老战士宣讲团,到基层单位以及学校讲自己的战斗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马勋现在儿孙满堂,儿女们也非常孝顺,他觉得自己很幸福。马老感慨地对记者说:“60年前,很多战友在朝鲜战场牺牲了,我有幸活下来见证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深感欣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我们应加倍珍惜。”赵春卉胡杨/文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1 2:13:3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