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融合 共促发展
乐亭双拥之花并蒂开
(檀咏)7月18日上午,随着两发绿色信号弹升腾而起,由武警水电部队和乐亭民兵应急分队300余人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在乐亭滦河大堤进行了7个抢险科目模拟实战防汛演练。整个演练过程情节逼真、紧张有序,在丰富参演人员抗洪抢险经验的同时,也强化了军地之间协调配合工作机制。
作为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乐亭人民始终与子弟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近年来,该县确立了抓军地融合发展就是抓双拥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在军地融合中推动双拥工作的新路径。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届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最新一床被,拿来做军衣;最后一粒米,拿来做军粮;最壮的好儿郎,送到队伍上。”这首在大钊故乡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乐亭地方党委、政府对优抚对象的关爱之情。据了解,乐亭共有县内驻军15处,优抚对象3.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 %。该县建立起了以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军属、离退休、退伍军人安置,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服务,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及双拥优抚安置信访接待等为内容的“双拥优抚保障体系”,确保了各项优抚政策落实到位。
乐亭县各级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与优抚单位协调联动,改变传统的钱物慰问形式,变“输血”为“造血”,确定出150户科技优抚示范户进行扶持,走出了行业拥军的新路子。一级伤残退伍军人孟庆明在滦河滩涂上建起占地5亩的特禽养殖场,县畜牧局除全程技术指导外,还特意赠送了一台孵化器。如今,孟庆明的养殖场已成为集养殖、孵化、繁育、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基地,产品不仅畅销京津唐秦等地,而且还带动起了众多优抚对象从事特禽养殖。此外,该县开展的医疗、文艺、科技、图书、爱心“五进军营”活动,从健康服务、文化需求、保障功能等方面落实到位,让驻乐部队的官兵找到了“家”的感觉。
人民厚爱子弟兵,子弟兵深情报人民。如今,视驻地为第二故乡、视驻地人民为衣食父母成为广大官兵的共识。北京军区训练靶场移防乐亭以来,在驻地开展了“情系老班长活动”,义务照顾驻地8名优抚对象,与两个落后村结成帮扶对子,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大清河边防派出所和秦皇岛281医院联系,投资60余万元在尹庄子村建成了全县第一家军民共建卫生所,使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