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千方百计缓解群众看病难
(记者 媛媛 通讯员 王婷婷)本报7月23日刊发的《记者亲历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全过程——服务不错候诊好难》的报道,引起广大读者对看病难的强烈关注。记者了解到,市妇幼保健院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想办法、挖潜力,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建成于1987年,当时设计为日接诊患者500人次。二十多年来,随着患者需求量不断增加,现日门诊量已经突破5000人次,比原设计能力增加了10倍,但仍应接不暇,高峰期人满为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院领导提出硬件空间难以突破,不妨在软件管理上想出路、挖潜力,用科学手段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首先,加速就医流程。门诊药房压缩药房营业面积,增设了3个取药窗口;检验科重新改造,将标本采集窗口扩大到11个,同时安装3台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系统,使用“医卡通”20秒内即可打印出检验结果;病案科在全市首家实行“病例复印件寄递”服务,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其次,该院以查摆出的问题为导向,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下手,立行立改,让患者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全面启动弹性工作制,实行错时服务。产科门诊、妇科门诊各安排2名医生每天提前一小时开诊;检验科同时开启7个窗口进行采血;收费大厅开放4个窗口;功能科(B超室)早7点开放3个诊室应诊,并在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下午5点30分到6点30分再连续加班2小时,以缓解高峰时排队现象,最大限度满足当天来院检查患者需求,“不留尾巴”。此外,在门诊科室和临床病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优质服务月”活动,院领导带领全院行政及后勤科室人员分班次定点上岗,检查规范上岗情况,严抓服务质量。
为彻底缓解群众就医压力,医院正夜以继日加快新院建设速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